蘇少版五年級下學期美術教案全冊
學生聯系:用自己喜歡的表現工具與材料創造形狀奇特的海洋怪獸。
要求:構圖完整,在畫面中充分表現出海洋怪獸的特點,我們可以通過表情、動作、畫面色彩來表現,可以夸張一點;線條流暢,顏色鮮艷,畫面生動有趣。
四、巡回指導階段。
學生小組合作或單獨完成,教師巡回指導。
五、作品評價,提升階段。
作品展示:請同學們將自己的作品貼在自己喜歡的位置上讓其它學生一起觀看,一起評價。
作品評價:可以先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畫面編一個故事,向大家作介紹。接著同學之間無師自通互評,指出最好的確一幅是什么?好在哪里?最后再由教師一起點評。
六、收拾與整理。
作業完成后,要提醒學生收拾繪畫工具和材料。
教后小記:
第14課 我做的海洋生物。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觀察海洋生物的結構特征和形體變化,闡述自己對海洋生物,海洋環保的獨特見解。
2、展開想像的翅膀,讓學生嘗試用不同的形式表現海洋,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立體造型能力。
3、通過學習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感受海洋世界的美,增強海洋環保的意識,在創作過程中體驗樂趣,激發學生藝術的創造的熱情,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運用各種材料和手法表現奇異的海洋生物。
教學難點:抓住海洋生物的特征,巧妙聯想并進行有個性的創作。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各種廢舊的材料,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多媒體課件播放《神秘的海洋》。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遼闊的海洋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動植物世界。
欣賞千姿百態的海洋生物,引導學生觀察海洋生物中不同形態,不同色彩的生物,開闊視野,激發興趣。
二、討論交流。
組織學生討論看到的生物有何特征,以及它們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還可以講講這些海洋生物的逸聞趣事。
三、啟發思維。
出示手工作品,引導學生觀察制作及制作方法,啟發思維,欣賞課本中的圖片,進一步開闊眼界,拓寬思路,發展思維。
小結一些基本的制作方法:組合拼接、粘、卷、切、挖等。
學生作業練習:讓學生在感受的基礎上,利用自己所帶來的工具材料,通過剪、粘、揉、卷等方法設計制作自己喜歡的海洋生物,學生可以分組合作完成,鼓勵大膽地想像。
四、展示評價。
展示學生的作品,學生自主的評價為主,老師評價為輔,學生間的交流可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拓寬思維,提高審美能力。
五、拓展主題。
海底世界不但美,而且是還有豐富的生物資源,種類多達20萬種以上,地球資源的80%以上都是在海洋里。
教后小記:
第15課時 線條的魅力
教學目的:
1、 認識線條的多種變化,理解不同的線條變化產生不同的情感美和藝術美。
2、嘗試畫出不同形狀的線,運用線條來表現一個完整的形象,體會線條豐富的變化,體驗藝術的創作的快樂。
3、欣賞繪畫的線條造型作品,感受線條美及其賦予的生命力和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嘗試畫出輕重、粗細、快慢、虛實、疏密不同形態的線,體會線條豐富的節奏感和多變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