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五年級下學期美術教案全冊
三、欣賞:
多媒體展示圖片,觀看戲曲中唱戲的人的服飾、臉部的裝扮以及戲中人物使用的道具,加深學生對戲曲中人物的了解,并組織小組討論:戲曲中的人物的打扮與現代人的打扮有什么區別?
四、設計:
讓學生將看戲的經歷簡單的設計一份草稿。
五、比較:
出示學生作品觀賞,想想可以嘗試怎樣的繪畫方法來表現?
可以是墨水、可以是線描、可以是剪貼,還可以做泥塑等。
六、畫一畫: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描繪看戲的經歷。
七、評一評:
讓學生相互講述自己的作品,可以從人物形態、表情、衣服等方面來講解。
教師作適當評價。
八、激發情感:
鼓勵學生以后常看戲,多關注中國的民族文化,傳揚民族文化,激發學生對民族藝術的熱愛。
教后小記:
第11課 海洋生物
教學目的:
1、 引導學生欣賞奇異的海洋生物,初步認識海洋生物的形狀、花紋和色彩等。
2、 用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來表現海洋生物,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3、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對人類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及保護自然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表現海洋生物,感受海底世界的美妙。
教學難點:表現海洋生物的同時能針對海洋生物的某個特征著重描繪。
教學準備:
教師:將美術教室布置成“海底世界”,《海底總動員》的片子,與大海有關的音樂等。
學生:油畫棒、水彩筆、顏料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交流。
老師播放《海底總動員》的片子,讓學生欣賞。然后再交流。
1、談談你對海底世界的感受和海底生物的特點的認識。
2、你最喜歡哪種海洋生物,為什么?
3、你還見過哪些更神奇的海洋生物?
二、課堂討論。
討論:你覺得海洋生物的哪些特征最適合表現?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表現出?
(適時讓學生欣賞一些作品,鼓勵學生構思與眾不同的作品)
三、創作練習。
確定對象后,與小組的同學就表現手法及對象的大小,表現的重點(花紋、開關、色彩、形態等)進行討論,可獨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在學生合作的過程中播放與大海有關的音樂。
四、展示與評價。
在班級中辦一個小小展覽,展出學生作品,并各自說說構思,設計意圖。其他學生進行品評,對說得好、做得好的同學授予“小海星”的貼紙。
五、拓展延伸。
師:海底世界美麗富饒,是大自然賦予我們人類的瑰寶,我們在感受它的美麗的同時更有責任去保護他,那怎么去保護呢?提出問題讓學生一起討論思考。
教后小記:
第12課時:魚的紋樣
教學目的:
1、初步理解“裝飾”概念以及魚紋樣的表現特征,欣賞并發現紋樣以及色彩的組合美、圖案美。
2、懂得運用點、線、面以及色彩等元素裝飾魚、表現魚。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體驗創造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投影儀、魚的圖片、繪畫工具等。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掌握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運用點、線、面及色彩等元素創造出更美的紋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多媒體課件展示海底的景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