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下冊美術教案全冊
想一想還可以使用什么材料來制作帽子?
班級組織一次聯歡會,請學生們戴上自己做的各種帽子,進行聯歡、表演。
執教時間:5月22日——5月24日
札記:正值校藝術節“民族服飾”系列活動開展之際,我就將本課設定為“各民族的帽子”。經過欣賞各民族的服飾。試著用彩色卡紙復制民族帽子、創新民族帽子,設計出了不少好的作品,正好布置在班級的展板上。
第15課 漂來漂去的小島
(造型?表現)
課時:2課時
教材分析:
本課的要點是讓學生利用白色泡沫板制作小島,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制作能力。
教學目標
1.學習用白色泡沫板材料制作作品,體驗白色泡沫板材料的特性。
2.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教學準備:
課前,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準備一些泡沫板等材料。電腦、動畫片。
教學實施過程:
第一節
一、導入新課:
放動畫片《魯賓遜漂流記》。你想要一座漂來漂去的小島嗎?怎樣才能讓小島漂來漂去?
二、引導階段:
啟發學生談談自己對小島的印象。
看課件,分析島嶼的特點,以及島嶼上的動植物的情況。
鼓勵學生大膽的聯想漂來漂去的小島上都會發生什么事情。
三、創作階段:
討論:我們用什么材料,怎樣表現漂來漂去的小島比較好?
從自己組帶來的材料中找出最適合做漂來漂去的小島的,并說明原因。
作業要求:
?用白色泡沫板做小島,然后在紙上畫人物、建筑物等,剪下粘貼在小島上。
可以由學生單人完成;也可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完成。
教師應鼓勵學生制作出不同形狀、風格的小島。材料也可以多樣化,以利于激發學生創作愿望。
執教時間:5月25日——5月26日
第二節
一、對比哪一組的半成品的質量更好,裝飾更加美觀。
1. 看外觀。
2. 看構造。
3. 看裝飾。
二、互相學習后,繼續改進,完成作業。
?做完的作業,可放在水里漂浮進行展示、評比。
教學評價:
?課前的準備工作,是否充分。
?能否運用各種材料制作不同風格的小島。
?整個教學活動中,是否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創作欲望。
執教時間:5月29日——5月31日
札記:魯賓遜的故事引起了學生們很大的興趣,所以孩子們在創作中發揮了極大的想象力,讓自己創造的飄來飄去的小島充滿了神秘感。
第16課 迷宮
(設計?應用、造型?表現)(設計制作)
本課的要點是讓學生利用紙盒設計一個立體的迷宮。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制作一立體的迷宮。
2.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
課前準備:
課前應要求學生收集各種廢舊的硬紙盒。
教學過程:
一、玩迷宮:
每組發一個老師制作的迷宮,進行“看誰先把玻璃珠滾出來”的游戲競賽。
提問:剛才玩的迷宮和平時玩的一樣嗎?
你像不想利用廢舊物品自己做一個迷宮?
二、設計迷宮:
分析教材上的幾個圖例,引導學生分析這分別是對峙和進行了怎樣的改造和裝飾才做成的。
示范如何將一個紙盒進行改造。
基本的做法是:用硬紙片剪制成各種長短不一的長條,采用粘貼的方法,制作成一個紙立體迷宮。
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創造出樣式新穎的迷宮。
三、制作迷宮:
作業形式,可以由學生單人完成;也可以小組為單位,集體創作一立體迷宮。
四、展示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