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的家(通用10篇)
我愛我的家 篇1
——愛班級主題隊會
隊會目的:
1、通過隊會,使隊員體會集體的溫暖和集體的力量。
2、通過隊會,使隊員者人人愛集體,集體更可愛。
3、通過隊會,使隊員真正認識到自己是“家”中的一員,感受到生活在“家”中的快樂,并決心共同建設美好的“家”。
隊會過程:
一、 隊會儀式
二、活動過程
舞蹈《可愛的班級》
歌曲聯唱
詩朗誦《集體和我》
三句半《我們的生活》
啞劇《大掃除》
相聲《今天比較煩》
兒歌《拍手歌》(全體隊員)
游戲《獻花》(全體隊員)
朗誦《我們的自述》(全體隊員)
三、輔導員講話
呼號、退旗、宣布隊會結束
我愛我的家 篇2
一、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人,我愛我的家自己的起居環境,學會制作立體紙相框。
2、 引導學生憑記憶畫出自己家的一隅,我愛我的家給父母家人畫一幅表現家人生活的場景的畫。
3、 培養學生更好地熱愛生活與家庭,我愛我的家孝敬長輩,珍惜快樂幸福的童年生活。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切入新課
播放歌曲《我想有個家》的音樂后,問:為什么想有個家呢?學生發言后,教師小結。
二、 引導記憶我愛我的家
問:你們的家是什么樣子的?喜歡自己的家嗎?為什么?
小結:家由兩部分組成:物的部分(房子、家具等)和人的部分(父母、家人等)。
告訴學生:不論自己的家是什么樣子都應該熱愛自己的家和家里的人,在家里,大家都應該相互尊敬,聽長輩的話,做個乖孩子,任何嫌家、怨家、不尊生父母的心理、言行都是不應該的。
4、 技法傳授
問:怎樣畫出自己的家呢?我愛我的家
學生討論,教師提出要求。我愛我的家
看老師畫出的家具,學生自己動手畫家居一隅,家居環境及父母之像。
5、 作品交流。
三、 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人,自己的起居環境,學會制作立體紙相框。
課前準備:有色硬紙、五寸照片、在家根據照片大小裁剪相框底框及框撐。
教學過程:
一、 談話:說說你家里有哪些人?你和他們相處得怎樣?你對他們的感情怎樣?
二、 課件演示一般的相框制作過程與步驟,立體花邊的制作。
三、 討論:你還有什么好的制作方法?你打算用哪些材料來做?形壯怎樣?
四、 讓我們來動手做一個相框,來表示我們對家人的愛吧!學生動手做,教師巡視。
五、 作品展覽,共同欣賞,集體評議。
六、 小結。
我愛我的家 篇3
課題與教學內容第一課 我愛我的家
課時安排
1
教
學
目
標
知識技能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培養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過程方法讀中理解讓學生感知
態度情感通過學習了解家庭的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了解,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教學重點通過講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的溫暖,激發愛家的情感。通過學習了解家庭的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了解,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一、導入:1. 聽曲《可愛的家》,讓大家猜猜這是什么曲子,會唱的一起唱。2.聽教師朗誦一首詩歌:《我愛我家》3.同學們,你們都有自己的家,你們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關心照顧下健康成長,你們愛自己的家嗎?現在請我們的同學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家。二、認識自己的家庭1.讓兩名同學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紹自己家的家庭成員和家居環境。介紹一下自己的家。向大家介紹自己家的家庭成員和家居環境。學生們暢所欲言可以多讓幾個學生說說2.談話,讓學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點,每個家庭也各有特點,不同地區,人們的家居和生活習慣也各有不同。三、你什么時候最想家1.看圖說說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當時的情景。說說他們為什么想家。2.說說你什么時候最想家,為什么?四、有家感覺真好1.看照片評價照片中的小孩有一個什么樣的家。2.教師給學生介紹自己也有一個溫馨的家,。五、我愛我家1.請學生用彩筆在教材上畫自己家居的外觀或內景,或者把家居的特點和自己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動。2.展示個別同學的作品,并讓他說說怎樣美化自己的家居。比如,自制一張剪貼畫,貼在墻上;將零亂地房間收拾干凈、整齊。3.同學們各抒己見:我們應該用什么行動去愛我們的家?六、講講我家歷史上的小故事1.教師先講講自己小時候的故事或自己父母小時候的故事。學生觀察的仔細,討論熱烈。學生發言。學生發言。學生做畫。說說怎樣美化自己的家居。學們各抒己見同學生聽也可讓學生談。2.讓學生將自己的調查情況在小組或班級中匯報,也可以將找到的照片和實物向大家做介紹。3.交流一下調查后的感想。談一談,自己從中知道了什么?發現了什么?4.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七、也談我的煩惱。1.教師:家庭是溫暖的,是我們快樂成長的搖籃,是我們避風的港灣,但是在現實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學也會遇到過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煩惱”,現在,請我們的同學說說心里話。2.讓學生自己談談與父母發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決的。大家互相交流解決矛盾的經驗。八、小結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用行動來愛我們的家和我們的家人吧,愿我們的家庭生活更加溫馨、更加美滿!找到的照片和實物向大家做介紹。同學們各抒己見同學說說心里話。大家互相交流解決矛盾的經驗。多找學生說
我愛我的家 篇4
我愛我的家鄉 活動方案
---------黃山 太平湖
教案設計情況分析
家鄉在黃山腳下太平湖畔,風景秀麗、物產豐富,還有眾多的名勝古跡。為使孩子更多地了解我們的家鄉,熱愛家鄉,特設計此活動方案,并通過此活動增強幼兒環保意識。
活動內容:
1了解家鄉名勝古跡及部分土特產。
2黃山聞名天下,教育幼兒熱愛家鄉,要保護家鄉名勝古跡,增強幼兒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通過家園聯系,要求家長配合帶幼兒在家鄉旅游拍照,收集各種名勝古跡資料。
2環保資料:1黃山松所懼怕的松蟲圖片。
2太平湖清澈水面與臟水對比照片。
3布置好“美麗的家鄉”展廳。
活動過程:
一穩定幼兒情緒,組織教學。
師:知道我們的家鄉在哪嗎?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們去“美麗的家鄉”展廳參觀,看看我們的家鄉有多美。
二進入展廳。
1 <br><p></p>教師擔任解說員,講解黃山太平湖主要景點。
黃山有四奇奇松怪石云海溫泉,風景秀麗聞名天下。
太平湖大橋是座單塔斜拉橋,是亞洲最長的斜拉橋。太平湖許多
島嶼如猴島、鹿島、蛇島鳥島等等。
2出示有關環保方面照片,引導幼兒討論。
師:小朋友,這棵松樹怎么了(生病了)
如果黃山的松樹生病了那會怎么樣?
1黃山變的光禿禿的,不好看了,迎客松、送客松也沒有了。
2沒有松樹的根固,會引起山體塌翻、泥土流失。
3沒有樹木,大自然失去平衡,自然界遭到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也會被破壞。
怎么辦?(和爸爸媽媽一起宣傳在木材進出口時要進行檢疫)
師:(出示太平湖清澈水面與臟水對比照片)水為什么會臟?需要保護嗎?怎么保護?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太平湖環保問題,并要求孩子從孩子自己做起,從身邊的人做起。
3自由活動
請幼兒擔任自己所拍照片中景點解說員。教師給幼兒獨立欣賞、討論的時間。讓幼兒暢所欲言,并嘗試家鄉土特產茶葉、獼猴桃、板栗、香榧等
4在大部分幼兒參觀討論結束時組織幼兒創編兒歌。
師:小朋友我們的家鄉如此美麗,我們一起編首兒歌好不好?
引導幼兒創編。
我們的家鄉在哪里?——— 我的家鄉在黃山
黃山的風景天下聞名——— 風景秀麗天下傳
太平湖上有座什么橋——— 太平湖上斜拉橋
像只大雁飛的高
我愛黃山
我愛太平湖
我愛我的家鄉
教師總結后要求幼兒為詩歌命名《我愛我的家鄉》并要求幼兒回去讀給自己的父母、親人聽。
5活動延伸
請幼兒將自己美麗的家鄉風貌用筆畫下來,并組織幼兒進行“美麗的家鄉”繪畫展。
我愛我的家 篇5
我愛我家
教學目標
。ㄒ唬┲R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情感,,認識家庭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的意義。
。ǘ┠芰δ繕耍 通過活動鍛煉學生與家長溝通的能力,鍛煉學生運用知識和分析判斷的能力。
。ㄈ┣楦、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父母對自己的愛,體會父母撫養我們的辛苦。認識每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并承擔起自己對家庭的責任,增強學生熱愛家庭和父母的情感。
教學重點:
體會父母的愛心與親情,學會理解父母,感恩父母。
教學難點:
如何真正認識自己在家庭中應承擔的責任,如何以實際行動孝敬父母。
課前準備
收集相關的音樂,讓學生準備自己與家人之間發生的故事。
教學方法
探究學習教學法法,討論學習教學法,點撥指導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都有自己的家,家是我們避風的港灣,家是我們每個人永遠依戀的的地方,那么我們愛自己的家嗎?
學生回答:我愛我家
老師板書課題《我愛我家》
活動一:我講我家的故事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每個家又是不一樣的,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自己的家里都發生了那些讓你難忘的事呢?請同學們互相分享一下。
(找幾個有不同家庭狀況的學生講自己家里發生過的故事,這樣更具有代表性)
聽了幾個同學家里的故事,我們每個同學有什么感想呢?是不是更愛自己的家了呢?對家是否有更深刻的理解了呢?
學生發言交流。得出家庭對我們成長的重要意義。
老師總結:家是一個港灣,是第一所學校,是我們成長的搖籃;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使我們盡情享受親情和溫暖。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講述與傾聽的結合來感受家庭的快樂和趣味
活動二:愛的無悔
播放韓紅演唱的歌曲《天亮了》,并講述歌曲背后的故事。
聽了這一故事同學們有什么感想?
。▽W生討論,老師提問,學生說出自己的感想)
老師總結:父愛母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是不計回報的。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聽音樂和聽音樂背后的故事,是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活動三:聽“丟丟的故事”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家”,但是并不是每個家庭都是幸福的,每個孩子都是快樂的。下面我們聽丟丟的故事。
播放故事內容,老師提出問題
1.你認為丟丟有家嗎?
2.丟丟的媽媽愛他嗎?
(聽了這個故事,先由學生小組討論,然后再回答)
老師總結:愛一種責任,父母撫養孩子不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規定,不履行撫養義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設計意圖:通過故事,讓學生認識愛是什么?愛是一種責任
活動四:說說我的責任
我們每個同學都是家庭中的一員,我們對家庭又有哪些責任呢?
(學生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老師總結:我們要理解父母,熱愛父母,和父母共同努力創造我們幸福的家。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討論,在相互交流中,認識自己在家庭中應承擔的責任
小結
我們今天的題目是《我愛我家》,通過學習,我們理解了“家”是什么,又通過丟丟的故事感受了“愛”是一種責任。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愛自己的家,在感受家庭溫暖的同時,不要忘記獻上自己的一份愛,承擔起自己對家庭的責任。
教學反思:本節教學內容較簡單,學生以理解,學生參與性較強,討論激勵,順利的完成了教學目標。使學生在感受家的溫暖的同時,著重培養學生的家庭責任感和與家人溝通的能力。通過故事的講解使學生更進一步理解了家的含義和家人的重要性。但也有一些不足之處,課堂語言組織不夠規范,課堂活動把握的不夠好,教學方式不夠靈活。
我愛我的家 篇6
教學目的
讓學生體會到父母長輩對自己的關愛,體會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親敬長,向長輩表達自己的愛、自己的心意,從而學會感謝他人、關愛他人。
教學準備
學生自備做禮物的畫紙、剪紙、折紙、泥塑等材料。
教學過程
。ㄒ唬、動畫激趣,談話導入
同學們,甜甜地笑一個開始咱們今天的這堂課好嗎?
1、 老師今天先請大家欣賞一首歌曲,會唱的可以隨著音樂唱一唱。
2、 誰能告訴我這首歌的歌名?——《小烏鴉愛媽媽》
3、 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小烏鴉?
小烏鴉像我們的同學們一樣非常愛它的媽媽,愛它的家人,它是怎樣用行動表達自己的愛的?
同學們,老師想知道你對家人的愛又是什么呢?
。ǘ、“我愛我的家人”采訪活動
1、今天老師很想當一回記者,來采訪一下同學們。誰愿意當我的嘉賓,把你的家人介紹給大伙呢?
坐在臺下的同學們既是觀眾,還得當小評委哦!
采訪開始,“記者”向小嘉賓提問:
⑴、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家人好嗎?
、、你對家人說話有禮貌嗎?
⑶、你關心過家人的心情嗎?他們心情不好時你怎么做的?
、、你會把自己的心事告訴家人嗎?
、、你對家人的愛表現在哪些實際行動上?舉例說說。
非常感謝你接受我的采訪!各位小評委對我們剛才的表現有什么看法和建議呢?
2、 學生們就采訪的內容、嘉賓的回答等進行評價。
3、 有誰和老師一樣,也想過一把記者癮呢?接下來的時間交給你們,大家可以先瀏覽一下我們的教科書,四人小組合作把要采訪的內容記下來。然后派代表到我這里來領取小記者證,你們就可以采訪在場的任何人了。注意,時間不超過五分鐘。
4、 學生匯報采訪情況:可以說說采訪的結果和感受,也可以讓小記者和嘉賓上臺表演采訪情景。
5、 師生互評。小記者們的表現非常精彩!
6、 現在我想問問各位小記者,如果把你采訪的題目給自己回答,那么你現在最想對你的家人說的一句話是什么呢?
。ㄈ觿邮郑龆Y物。
你給你的家人送過什么禮物嗎?
下面,請大家拿出準備好的材料,把你認為最能表達心意的禮物做出來,送給你的家人吧。ǚ乓欢屋p松的音樂,學生動手做,教師巡視)
。ㄋ模、展示成果
已經做好的,讓學生自己貼在黑板上,并讓他們說說為什么。
(五)、結束總結
同學們做的禮物真漂亮!從你們的言語和行動中我已經深深感受到了你們對家人的愛了。愛,是對親人說的一句貼心話;愛,是幫助親人的一個小小的舉動;愛,是一份用了心做,但不一定很精美的小禮物;愛,就意味著相互關心,相互理解。別忘了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向家人表達自己的愛!回家后,把這些禮物送給你的家人,給他們一個驚喜好嗎?(在音樂聲中結束)
我愛我的家 篇7
活動目標
1.借助生活中的經驗,根據不同的節奏型創編歌詞并畫圖表示。
2.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3.體驗家的溫馨,感受家人對自己的關愛。
活動準備
1.收集幼兒全家福和在園生活的照片。分別制作成課件。
2.《讓愛住我家》歌曲錄音。
3.制作房子形狀的教學圖板,紙和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欣賞“全家福”照片
1.師:老師帶來了一組照片,我們一起看一看。
2.師:剛才我們看的每一張照片都是一家人,都有誰呢?一家人在一起感覺怎么樣?(有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家人在一起很快樂、很溫馨、很甜蜜……他們是幸福快樂的一家人。)
二、演唱歌曲《讓愛住我家》
師:我們學過一首關于家的歌《讓愛住我家》,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三、根據不同的節奏型創編歌詞并畫圖表示
1.出示教學圖板,引導幼兒說說爸爸、媽媽是怎么愛自己的。
①師: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幸福的家,每個家都有一首歌,一首愛的歌。今天我們一起把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編成一首好聽的歌《我愛我的家》。
、趲煟何覑畚业募,家里有誰呢?誰愛著你?爸爸、媽媽是怎么愛你的?
2.根據不同的節奏型創編歌詞并畫圖表示。
師:要唱出爸爸、媽媽愛你的話,還要有一定的節奏。
、俪鍪竟澴嘈蛗(節奏譜用愛心表示,以愛心的大小區分音的長短),引導幼兒根據節奏說一句爸爸愛自己的話(如:天天陪我看書),教師以圖標方式記錄創編內容。
②出示節奏型 x -|(節奏譜用愛心表示,以愛心的大小區分音的長短),引導幼兒根據節奏說一句媽媽愛自己的話(如:幫我梳頭發),教師以圖標方式記錄創編內容。舉例如下:
我愛我的家
我愛我的家,
爸爸媽媽還有我,
爸爸愛著我,
|(以圖標表示創編的內容)
我愛我的家。
爸爸媽媽還有我,
媽媽愛著我,
x-|(以圖標表示創編的內容)
3.有表情地演唱創編歌曲。
4.分組創編歌詞。兩人一組,一人創編爸爸是怎么愛“我”的,一人創編媽媽是怎么愛“我”的,畫圖記錄后合作演唱。
師:爸爸、媽媽愛“我”的話還有很多,請小朋友找一個好朋友,一人說爸爸愛“我”的話,一人說媽媽愛“我”的話,然后畫一畫,唱一唱。
5.展示創編作品,挑選兩組幼兒演唱自編歌曲。
四、知道幼兒園是一個大家庭,感受大家庭的溫暖和快樂
1.觀看課件:幼兒在園生活。
師:剛才唱了“我愛我的家”,這是一個幸福的小家,小朋友生活的幼兒園也是一個家,這是一個大家庭,這個大家庭也很幸福,你們看!
2.教師和幼兒一起創編歌詞。
3.集體演唱創編歌曲。
五、結束活動:表演《讓愛住我家》
師:小朋友,爸爸媽媽愛你,老師小朋友愛你,我們也要學會愛別人,愛爸爸媽媽、愛爺爺奶奶、愛哥哥姐姐、愛老師、愛小朋友、愛大家。讓愛天天住你家,讓愛天天住我家,讓愛永遠住我們的家。
播放歌曲《讓愛住我家》的合唱部分,幼兒邊表演邊離開活動室。
活動延伸及建議
1.繼續創編歌詞,替換創編對象,如“爸爸、媽媽”換成“爺爺、奶奶、老師、小朋友”等。
2.創編的作品布置在活動室里,幼兒分享、交流,開展“說說、畫畫、唱唱”區域游戲。
我愛我的家 篇8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品德與社會》第一冊
重慶市渝中區中一路小學 王蕾
一、從照片上看我家
師:同學們,我們都有一個可親可愛的家。我的家住在長江上游最大的城市──重慶市渝中區七星崗,你們的家住在什么地方?
生1 :我的家住在……
生2 :我的家住在……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我們的家。(師板書:我的家)
師:我先來說說我的家。(師展示自己的全家福)看,這是我九歲時的一張全家福照片,猜猜哪個是我?
生:左下角那個扎小辮的。
師:對,這就是九歲時的我,(指照片介紹)這是我的爸爸,這是我的媽媽,這是我的哥哥,這是我的姐姐。我長得像爸爸還是媽媽?
生1 :你爸爸。
生2 :你媽媽。
生3 :既像你爸爸又像你媽媽。
師:為什么呢?
生1 :你是他們的孩子。
生2 :你是媽媽生的。
師:對,我是爸爸媽媽的骨肉,血管里流淌著他們的血液,他們是我最親近的人。
師:(邊講邊在全家福照片的周圍畫)那時我們一家人住在軍區的大院子里,樓前有一條公路,公路的右前方有一個游泳池,夏天,我們常去那兒游泳。樓的后面有一個籃球場,我的姐姐常去那兒看哥哥打球。對了,還忘了告訴你們,在公路邊上還有一個小花園,我和小伙伴們常在這兒捉迷藏。
師:同學們,你們家周圍有哪些地方你最喜歡去?你們也像老師這樣把自己喜歡去的地方畫出來,待會兒再給我們介紹介紹!
。ㄉ鷦庸P畫自己家周圍景物,師巡視)
生1 :(指照片)這是我的爸爸,這是我的媽媽,我長得像媽媽。我家周圍有一個小花園,我常在那里玩!
生2 :別人都說我長得像爸爸,特別是眼睛。這是我家,前面有許多草,后面有一個游泳池,我常去游泳。
生3 :我不知長得像誰?
師:大家看呢?
生:既像爸爸又像媽媽。
生3 :我家附近有一家餐館,我們一家人常去吃飯。
二、師生共同談自己的家庭生活
師:(展示書上家庭生活的范例)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另外一位同學的家庭生活是怎樣的?
生1 :他們在一起吃飯,打掃衛生。
生2 :他們有時鬧別扭,有人生病了會著急。
師:(出示自己的家庭照片)我們一家人最喜歡在一塊兒聊天,因為爸、媽常出差,所以只要他們一回家,我們兄妹三人就會圍在他們身邊嘰嘰喳喳地講學校的故事,爸、媽也會告訴我們他們一路的見聞,這時一家人最開心。
師:你們一家人平時都在家里做些什么?
生1 :一起看電視。
生2 :我們一家人喜歡在一起打撲克。
生3 :我們一家人平時愛表演節目。
師:對了,同學們都帶了自己和家人一塊照的照片,這照片后面有什么樣的故事,先說給同桌的同學聽聽!
(生同桌相互講照片后面的故事)
師:誰愿意來講一講?
生1 :(展示平臺上展示的照片)這是我們一家人搬新家時照的,全家都十分開心,因為我們的新家又寬敞又明亮,比以前好多了!
生2 :這是我們家第一張全家福,那時我三個月,我第一次能用眼神與爸爸交流,所以照了這張像。
師:看爸爸笑得多開心呀,真是幸福的一家。
生3 :這是我們全家人在外公去世前一起照的,有大姨、小姨、媽媽、爸爸等許多人,那時外公生病了,我和姐姐去把他從醫院接回來給他過生日,除了我,大家都知道外公是最后一個生日,于是我們一起照了這張像,沒過半月,外公就去世了,但我看見這張像,就想起外公。
師:是!這張照片中有你們一家人對外公的懷念。
師:我的這張照片后面也有故事。看,我們一家人的表情多嚴肅!那是因為我的哥哥照完這張像后將離開家,到南海艦隊當一名海軍戰士,加上爸、媽常出差,家里就只剩下我和姐姐兩個人,我們真舍不得他走,這嚴肅的表情后邊包含著我們一家人依依不舍的感情。后來,遠在南海艦隊的哥哥常給我們寫信,他說無論在什么地方,他都牽掛著我們,牽掛著我們的家。
師:是啊!我的家、你的家、他的家都是那么平凡、普通,我們一起做事,一起游戲,誰生了病,大家都著急、擔心,這是為什么呢?
生1 :因為我們是一家人。
生2 :因為我們血管里流著一樣的血。
生3 :因為我們相互關心。
師:對,我們是一家人,不管怎樣,大家總是互相關心,互相惦記,因為我們愛自己的家,愛家里的每一個人。
(板書:我愛我的家)
三、出示調查表,談感想
師:對了,說到這兒,老師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你們了解家里人嗎?了解爸爸媽媽小時候的故事嗎?請拿出你們的家庭調查表,匯報一下你在調查中印象最深刻、最感興趣的事。
生1 :我爸爸小時候玩小木槍,是他自己做的,還把自己的手削出了血。
生2 :我媽媽小時候看小人書,現在我看的書很大。
生3 :我爸爸小時候會做很多事,掃地、做飯、洗衣服,很能干。
師:了解了這一切,你有什么感想?
生1 :我們現在的生活真好,我們應努力學習。
生2 :社會變化快。
師:想對爸媽說些什么?
生1 :感謝爸媽對我的關心、照顧。
生2 :爸、媽我很喜歡你們!
師:通過調查,我們對爸爸媽媽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信你們會更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更愛自己的家。
(原創作品)
我愛我的家 篇9
教學目的:
1.通過親子共同參加健康的活動,使兒童體驗到家庭的歡樂和幸福,學會尊敬、關心父母;
2.讓兒童和父母更多地接觸,更好地溝通,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地成長。
活動準備:
1.學生自帶全家福和家庭生活照;
2.與家長聯系,請家長到校與學生一起活動;
3.親子活動需要的材料;
4.課件、需要的歌曲及音響設備。
活動內容及步驟:
一、 活動開始
1.師: 小朋友喜歡唱歌吧?我們一起來唱首歌好嗎?
。ㄒ魳罚⿲W生隨著音樂拍手歌唱
a、 這首歌的歌詞里唱的有什么呢?(家)
師: 媽媽、爸爸和小朋友就組成了一個(家)。
。ò鍟杭遥
2.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溫暖的家,你的家里都有些什么人呢?誰來說說?
。弥掌古_介紹,貼)
生:這是我的爸爸,這是我的媽媽,還有我。
我有一個美麗的媽媽,還有愛我的爸爸。
這就是我們全家,在公園里,很高興。
我是爸爸媽媽最愛的寶貝。
這是調皮大王爸爸,媽媽。
師評:真是一個溫暖的家。 你們笑得真燦爛 真是一個幸福的家庭。
師:我們民族有個傳統習俗,用12種動物來表示我們是哪一年出生的,常常從生肖就可以知道我們的出生年。你知道自己是屬什么的嗎?
(生答,師課件出示動物:豬、狗、鼠、牛)
生答:狗 你一定是9 4年出生的
豬 95
鼠 96
牛 97
4.師:小朋友都知道自己的屬相,那么知道爸爸媽媽的屬相嗎?知道的請舉手!
有小朋友能夠上來介紹一下嗎?
生:我的爸爸屬,媽媽是,我是。
師:真了解你的爸爸媽媽。 (你真棒,真能干)
真是爸爸媽媽的好孩子。
真愛你的爸爸媽媽。
5.好了,(指著照片)孩子們,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溫馨的家,那么,爸爸媽媽愛你們嗎?(愛)
a、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爸爸媽媽愛你的?
(指名說)
6.師評:學習上:爸爸媽媽為了孩子們能夠學好本領,他們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只要你們學得好,他們就會很高興。生活上:不管是刮風還是下雨,爸爸媽媽都要送小朋友來上學。你生病了,他們比你自己還緊張,看爸爸媽媽是多么的愛你們呀。不管是在你生活中,還是在你的學習上,爸爸媽媽總是能夠幫助你,但是對于爸爸媽媽的愛,小朋友可能還了解得不夠,王老師知道一個父母愛孩子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ǚ配浺簦
孩子們聽了這個爸爸為了救自己的女兒犧牲了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你想說什么嗎?
7.孩子們,從這感人的事件中,我們深深地感到爸爸媽媽對我們無私的愛,為了我們,他們甚至可以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那么作為他們的兒女,我們應不應該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應該)
師: 怎樣愛爸爸媽媽的?我們先來看看這兩個小朋友在家里是怎樣做的。
請小朋友注意看啦,看看他們哪些地方做得好!
。ǚ配浵*2個孩子定格在媽媽下班回家,生病了的畫面)
任鈺兵:看任鈺賓多懂事阿。
8.唉,任鈺賓到了個難題,媽媽生病了,自己該怎么辦呢?我們全班小朋友一起幫助他好不好?(好)
假如是你的爸爸媽媽生病了,你會怎樣做呢?
。ㄓ懻摚
剛才呀,老是聽見很多小朋友說得很好,那我們能不能把我們的想法用行動表示出來呢?
請小朋友來扮演媽媽或爸爸還有孩子(舉手)。
(根據學生指定的角色扮演)
可以提醒:媽媽生病了,會是什么樣子呢?
媽媽: ,終于下班了,今天頭暈,有點發燒,一定是生病了,我要好好休息一下才行。
孩子:
媽媽:真是能干的孩子,媽媽舒服多了!
二、表達愛
1.從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爸爸媽媽愛小朋友,小朋友也愛爸爸媽媽,我們小朋友在平時可以做些什么事,能讓爸爸媽媽更高興、更快樂呢?
(請小朋友在小組內表演表演)
我愛我的家 篇10
第四單元 我愛我的家
單元目標:
1、愛自己的家,能與家長溝通,體驗家庭生活的歡樂。
2、初步認識自己作為家庭成員的責任,愛親敬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掌握自我服務的勞動技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和文明禮貌的行為。
單元內容:
主題一 我愛我家
主題二 我是家里的小主人
主題一 我愛我家
主題目標:
1、體驗家庭生活的歡樂和幸福,學會關心父母、愛親敬長。
2、和父母多接觸,更好地溝通,學會溝通的方法。
3、發展討論學習的餓技能,培養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老師:《三毛流浪記》錄像帶,《我的好媽媽》磁帶。
學生:水彩筆、小美術本、白紙。
活動課時:2課時
具體活動過程:
我愛我家
1、老師講家的重要性。
。1)引課: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家中。家對于一個人而言是很重要的。因為有家,我們才有吃有穿,才能健康成長;家是我們避風的港灣,家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熱愛它,關心它。試想: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家,就會像三毛,像東大街上的乞討兒流浪街頭,風餐露宿!
。2)放映〈〈三毛流浪記〉〉。
2、調查學生對自己的家了解的情況。
。1)提問:同學們,你熱愛自己的家嗎?了解自己的家嗎?
。2)學生思考自己的家庭的情況。
。依锒加姓l;他們有哪些興趣;他們的年齡、性格特點、生肖;其中,你最喜歡家的誰;你和家里人的感情如何?)
過渡:看來大家都很熟悉、了解自己的家,都很愛自己的家。那么,我們該怎樣熱愛自己的家,關心自己的家呢?
3、學生討論如何熱愛自己的家,關心自己的家呢?
(1)尊敬大人,聽大人的話,不和父母頂嘴,上學放學回家要主動和家長打招呼。
(2)有問題要向家長請教,與他們多溝通、多談心。
。3)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4)過節要記得為他們慶賀、祝福。(如母親節、爸爸的生日……等)
。5)吃飯時要幫家長添菜。
4、看看書上p41頁,為我們教了哪些方法。
5、判斷:
(1)吃飯時,小明一個人先吃。 (錯)
(2)爸爸回來了,小紅幫爸爸拿拖鞋。(對)
(3)小龍為下樓玩,和媽媽大喊大叫。(錯)
。4)小月幫爺爺捶背。 (對)
6、學唱歌曲〈〈我的好媽媽〉〉。
7、布置作業:
完成家庭小調查,做完書上p40-p41頁的題;并畫一張全家福。下節課,我們進行“我最愛我家,我最了解它”講演活動,請做好準備,必要時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教教你怎么說。
8、每課小故事。(《科普知識故事》)
課后反思:學完本主題,孩子們都明白要做一個尊老愛幼的優秀小學生,并要學著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主題二 我是家里的小主人
主題目標:
1、初步認識自己作為家庭一員的責任。
2、學習簡單的勞動技能,主動做適當的家務勞動。
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禮貌待人。
4、有安全、節約用電用水的意識。
活動準備:
學生:筆,紙,抄寫課中重要的內容。
活動課時:1課時
具體活動過程:
1、開課:上節課我們談了怎樣愛護自己的家,如何關心家里的親人?這節課,我們再來討論一下做為家里的一員—-家里的小主人有該如何做呢?
2、學生自由討論:自己在家里是如何做小主人的?你認為家里的小主人應該做哪些事情?(學生自由作答)
3、老師小結:應該從以下三方面來做。(結合課本講)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管理好自己。
第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自己穿衣疊被。
第二:講衛生,講禮貌,刷牙漱口,洗臉洗手。
第三:吃飯不挑食,營養全面。
第四:鍛煉身體,保護眼睛。
第五:自己做好作息安排,有規律地生活。
(2)家務勞動人人有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書上p45頁)
。3)保護好家,保管好家,人人有責。
第一:注意安全。(用電小心,不玩火,不動煤氣)
第二:節約資源,節省開支。(隨手關燈,關好水龍頭,不浪費糧食)
第三:一個人在家還要看好家,不能讓小偷壞人進家門。
4、下面,老師就保護好家,保管好家,教同學們幾招。
。1)記住幾個重要的電話:119、110、120、114。
。2)家里來客人時怎么做?(熱情招待,詢問事情)
(3)家里突然來電話了怎么做?(幾下人名字及相關電話)
。4)如何自己照顧自己?(具體問題具體解決)
。ㄗⅲ阂陨2、3、4問題也可以讓學生討論回答。)
5、學習〈〈禮貌歌〉〉,填寫禮貌詞結束本次活動。
6、每課小故事。(《科普知識故事》)
課后反思:學完本課,孩子們都明白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員,對于自己的家庭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并應該學會如何接待客人,禮貌待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