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認識
100米長度的表象基礎上感知1千米的長度,在真實的生活體驗中引領學生建立數學模型.
【備選】若學生提出同學間所需時間和總的步數相差較大,可以讓學生討論為什么會有相差,然后得出全班的大約值.
(二)介紹1千米=1000米
1000米用"千米"做單位,可以寫作1千米.
板書:1千米=1000米
(三)進一步感知1千米的長度
師:我們用10個100米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走1千米大約用15分鐘的時間,走1千米大約用了2000步等分式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同學們能不能觀察,測量自己身邊的物體長度,再來推想1千米有多少個這樣的物體 用你自己的方式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
觀察,測量后與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匯報
(四)強化感知1千米的長度
課件出示學校周邊的地圖:從學校向右走,從校門口—麻行僧街—大榕樹—百里東路—市二醫大約1千米.從學校向左走,從校門口—一百超市——江心碼頭—江濱西路—郭公山—勤奮
水閘—現代概念大約1千米
師:其中第2條路是老師每天回家的必經之路,老師騎摩托車以每小時40千米的速度從學校出發到現代概念大約用了1分30秒,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隨著鏡頭來感受一下(課件播放錄象).
千米和米的換算
(一)教學換算
師:千米除了表示比較遠的路程以外,它還可以用來表示河的長度,橋的長度,水的深度,山的高度,以及描述速度等……(邊說課件邊出示圖片)
師:火箭的速度大約是每秒4千米,也就是多少米
板書:4千米=( )米(讓學生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
師:雅魯藏布大峽谷水深約達5000米,南京長江大橋的長約6000米,能把它們成用千米作單位的嗎
板書:5000米=( )千米 6000米=( )千米
(同桌互說想法,然后全班交流)
(二)練習:
1,9000米=( )千米 800米+200米=( )千米
4千米=( )米 3千米—1000米=( 米
2,把每小時行的路程與合適的交通工具連一連.(略)
(三)解釋與拓展
課件出示高速公路的指路標志,限速標志,汽車,摩托車上的速度表等讓學生能說說指路標志,限速標志的意思.
四 ,總結評價
師: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讓你感到最深刻的地方在哪 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五,家庭作業
與同伴在家的附近或學校附近走1千米的路程,體驗1千米有多遠.
此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通過多方位,多角度的材料感知建立1千米的豐富表象,學生舉例身邊的事物并用具體的數據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給學生提供操作,交流與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在提供學習資料的基礎上現場生成學習材料,在交流中進一步感受1千米的具體長度,在頭腦中比較清晰的建立1千米長度的"模型",培養了學生的數感.
在學生具有大量的感性基礎和豐富的表象積累上,以直觀,動態的錄象播放讓學生感知摩托車行駛1千米路程,用另一種的方式感知和感受1千米,強化了對1千米有多長的感受性.
此環節的設計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聯系生活提供豐富學習材料作為數學教學的活教材,使數學不顯得枯燥而是充滿真實感和親切感,感受數學與生活密切的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
四,教學片段實錄
片段一:初步感知1000米的長度
師:昨天我們一起測量了從百里路小學的校門口到麗都美容院剛好是100米的路程,同學們分小組走了走這100米的路程
(課件出示圖片,引起回憶后交流)
匯報交流:
師:小朋友走100米大約用了多少時間 (大約用了1分30秒)走100米大約用了多少步 (大約走了200步)
師:從校門口到麗都美容院是100米,1000米里面有幾個這樣的100米呢 (板書:10個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