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時千米的認識(一)
一、教學內容:教材第7頁至第8頁例3
二、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3、滲透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的思想,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關系。
2、難點: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讓學生親自體會生活中測量1千米方法。
四、教學方法: 動手操作、合作探究
五、教學準備:主題圖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我們已經學過什么長度單位?你們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長嗎?1厘米、1分米、1米呢?如果測量鉛筆的長度,用什么單位比較合適?測量教師的長度呢?
1、小組交流,整理資料,各小組匯報課外測量情況:
(1)測量一下路邊兩根路燈間的距離為多少米?多遠為1000米?
(2)測量一下學校運動場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幾圈是1000米?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出示課件“認識千米”(主題圖)
教師:請同學們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說什么?發表自己的看法。
2、小結并板書:千米
3、設疑:計算比較長的路程,我們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單位。
你們想了解有關千米的什么知識?這節刻我們一起來認識長度單位“千米”(把課題補充完整)。
(三)自主探究,研究問題:
1、個小組匯報課外實際測量情況。
2、1000米用較大的單位表示就是1千米。那么,你們知道千米和米之間的關系嗎?
(板書:1千米=1000米)
3、想象1千米有多長。
4、記憶進率。
(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練習二第5題,把圖中相距1千米遠的兩地沿路線畫出來。
學生匯報時,說一說想的過程。
2、練習二第1、2題。
(五)實踐
1、組織學生分小組到操場走一走多少步是1千米?走多長時間是1千米。
2、匯報:你們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覺?
(六)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了千米的認識,你們有什么收獲?
七、板書設計:
千米的認識
1千米=1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