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版三上“購物”
教師請學生討論提出來的問題,并解答。(學生展開討論并得出答案)
生1:4乘十位上的1表示4個10,所以得到的4應該寫在十位上。
生2:用12乘4,要從個位算起,二四得八,個位上寫8,再算十位,一四得四,十位上寫4,所以得48。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方法3與另外兩種方法中哪一種方法的想法是一樣的?
學生沉默,認真觀察,不一會兒有了結果,答道:與方法1的想法一樣。
一生說:與方法1的想法一樣,只是寫法不同。因為都是先求4個2是多少,再求4個10是多少。教師給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引導學生檢驗結果48與最初的估算是否接近。(使估算得以反饋)
請生評價這三種方法,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更好?大部分學生回答豎式方法好,因為豎式書寫起來比較簡便。
(豎式計算學習的目的是什么?使計算結果更加清晰,減少書寫的步驟,便于計算。但在這里如果一味的停留在比較哪種更好上,尤其是通過書寫比較簡便這樣的理由來建立學生的印象,個人覺得效果不一定好。我們不妨讓學生書寫計算一下,其實這時的豎式并不快,要寫數、要劃橫線、要數位對齊。肯定不如第一種乘法口算快。
我覺得這里的教學重點應該是學習豎式計算方法,理解計算中的算理,規范書寫。而真正能夠體現豎式計算方法的優勢則是在后面學習復雜的多位數進位乘法,所以這里重在打好基礎。)
2.現在請同學們利用豎式的方法再來算一算買兩個書柜的價錢是多少?213×2=?請學生先估算,再用豎式計算。在學生獨立解答后,請學生互相講一講計算過程,并請一生板演講解。學生計算得非常準確,書寫格式也很規范。
利用實物投影反饋學生計算中的問題,只有一個學生在算到百位時,口算出現了問題。
3.觀察兩個豎式,并請學生說一說計算時要注意什么?(滲透法則)
生:計算時,從個位算起,一位一位的乘,注意計算要準確。
(目的通過獨立探索、合作交流,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體會到,同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思考,得到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可以從中選擇最佳方法。這樣安排有利于學生多項思維的發展。)(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鞏固練習:14×2; 31×3;123×3; 214×2。(這里的練習可以把前面的情境用好用足,讓家具的價錢繼續發揮作用,寓練習與生活。)
2.解決實際問題。
“國慶節”快到了,學校要組織同學們開展一次“愛地球”津門一日游活動,你們想參加嗎?學生異口同聲地答道:想!教師緊跟著請學生想想要組織這次活動,學校都應做哪些準備。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很快地說出,如:路線、車輛、參加人數……
教師肯定學生的想法,并利用電腦出示圖,請生介紹圖中的信息:大車每輛限乘30人,小車每輛限乘10人。幫助學生理解圖表后讓學生獨立解答。 2輛3輛4輛5輛6輛小車乘客數 大車乘客數
3.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我校為了給同學們過六.一節特意為大家準備節日禮物,你們高興嗎?大聲說道:高興!教師利用電腦出示一組圖片,請生介紹:鉛筆1元;筆記本4元;鉛筆盒31元;書包123元;字典42元;橡皮2元;水壺22元;百科全書114元。
師:每個同學只能選購一種東西,想一想你要送哪件禮物?要送多少個?需要多少錢?(小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