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三上 《買飲料》教學設計、反思及點評
3.有效利用校本課程資源,促進數學與其他科目的整合。
現今是信息時代,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對知識的渴求與以往大不相同,在教學中有機實行課程整合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更是生活的需要。我校的學生因家庭環境優越,不明白愛護公物的道理。針對這一問題,我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設計了“配備一個教室的課桌椅需要多少錢”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解決這一數學問題體會積少成多、以小見大的道理;同樣,學生通過估算“學校一共有多少學生”發現在公共生活中必須遵守秩序,否則會造成安全隱患,與人不便、與己不利。“了解學校”這一主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學生通過對學校的進一步了解,愛校護校的情感油然而生。從單純的學科角度看,這也許有點偏題了,然而學習是為了使生活更美好,正是這樣的數學學習題材,讓學生主動受到了比單純的說教更有效的德育教育。學生在這樣的校本數學題材學習中,愛校之情得以升華。
本課教學中,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還局限于教師單方面的引導。如何促使學生去主動發現和利用校本課程資源來學習數學,這是我應該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案例點評〗
本案例的設計者用敏銳的目光捕捉校園生活中的數學教學資源,對教材知識進行了教學重組與整合,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知識激活并予以擴展延伸。教學中,學生因希望對自己的學校有更深入的了解,學習熱情很高,他們在小組合作時積極從不同角度探索和解決問題,將枯燥的學習內容變為一種發自內心的學習需求,整個教與學的過程既有學生熱情的情感投入,又有深層次的數學思考。這樣呈現出的課堂才是有效的、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堂,才是受學生歡迎的課堂。
教師的眼光已不只局限在數學知識上,更注重學生的發展、情感的體驗,更注重學生的數學活動過程,讓學生在這個活動中感悟校園的美,在熟悉的校園生活中收集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在合作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已經開始嘗試,將數學學科知識與學校開展的活動,以及校本課程的研究有機結合,建議繼續結合本校的課程開發深入研究,形成自己的體系和特色,帶領學生更主動地投入到新的學習之中。這是很有價值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