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特點”教學設計與分析
3. 教師采用一張長方形的紙,將兩條長邊分別涂上紅、綠兩色,進行對折,這時請學生觀察重合在一起的兩條邊,并說一說觀察到的結果。紅色和綠色的兩條邊的長短是一樣的;打開后,再將沒有涂色的兩條邊進行對折,觀察重合在一起的兩條邊,這兩條邊的長短也是一樣的。4. 紅色和綠色的兩條邊就是“相對的兩條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對邊”,同樣,沒有涂色的兩條短一點的邊也是“相對”的,也可以稱為“對邊”。5. 師:請你拿著手中的小長方形,先找到兩組“對邊”,折一折,看看它們是否相等,再驗證另外一組對邊。6. 師:觀察黑板上的這張長方形紙,你能找到它的兩組對邊分別在哪兒嗎?7. 師:我們把相對比較長的這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長”,比較短的這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寬”。長方形有幾個長?有幾個寬?通過我們的驗證,我們了解到了長方形“邊的特點”是:相對的兩條邊相等,也就是對邊相等。[這一部分也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學生要通過觀察、思考、親自動手量一量、折一折等方法來證明自己發(fā)現的長方形的邊、角特點。同時使學生形成“要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長方形,就要利用長方形的特點來驗證”這種嚴謹的態(tài)度。]8. 出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斜著放的長方形)及兩個數據,選擇長和寬填空。[使學生知道長方形的“長與寬”。]四、鞏固長方形的特點擺小棒游戲:1. 師:請你用小棒擺一個長方形。(同時請一個同學到投影前擺一擺。)我們怎么才能知道他擺的這個圖形是不是長方形呢?(在投影下驗證。)請你給你的同桌擺的長方形進行驗證。(同桌驗證,對的打手勢,出現問題的匯報。)2. 教師出示4根長短不一樣的小棒,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這4根小棒能否擺成一個長方形,為什么。3. 教師出示5根小棒,(其中有兩對長短一樣的小棒,還有一根不一樣的),請學生挑選其中的4根組成一個長方形,看看誰的眼力最棒,同時說明挑選理由。[小棒游戲的目的是鞏固學生對長方形特點的掌握,在游戲中不斷提升難度,激發(fā)學生的挑戰(zhàn)欲,使學生在鍛煉思維能力的同時獲得成功的喜悅。]五、鞏固練習1. 課件:判斷圖中哪些圖形是長方形,哪些不是,為什么。2. 投影(用課件出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一只小狗,身后藏著一個長方形,只知道長方形的一條邊長6厘米,另一條邊長4厘米,你能猜出這個長方形另外兩條邊的長度嗎?3. 師:我們掌握了長方形的邊角特征,畫一個長方形就非常容易了,請你在數學書的最后一頁的方格紙上,用尺子和鉛筆畫一個你喜歡的長方形。看誰畫得最漂亮。(投影展示,同時驗證)4. 師:當我們再看到“校牌”,知道它是一個長方形的時候,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對它有了什么更深入的了解呢?(可以利用長方形的特點來準確判斷校牌的四個角肯定都是直角。)這說明我們數學學習的能力又有了提高。5. 師:如果長方形的長慢慢變短,變得與寬一樣長的時候,會變成一個什么圖形呢?明天我們繼續(xù)來研究。[這節(jié)課最重要的部分在于對長方形“邊、角”特點的發(fā)現與驗證。這部分有意地訓練學生通過發(fā)現、驗證得出結論。學生可利用剛剛學過的驗證直角的方法來證明長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學生還可通過本學期學過的“測量長度”的方法來證明長方形的對邊相等。這些過程使學生感受到知識的遷移,感受到可以用已有知識來解決新問題。培養(yǎng)學生主動發(fā)現并親自驗證知識的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同時提高學生通過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互相幫助,互相啟發(fā),從而通過合作得出結論,有的學生在自己的發(fā)現、探索中得到結論,分析能力、判斷能力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時在挑戰(zhàn)“難題”時開動腦筋,獲得成功的喜悅;有的學生是在同學或教師的幫助下知道了長方形的邊角特點,知道在以后的學習中要用長方形的特點來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長方形,等等。在短短40分時間的學習中,使不同的學生有了不同的收獲,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