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2)
教學目的
1.學生通過觀察、探究、研討等活動,使學生掌握“比較兩數(shù)差與倍數(shù)關系”的兩步應用題的結構,并學會分析解答此種應用題,并且進一步鞏固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的結構,掌握該應用題的分析方法,并會分步列式解答.
⒉ 初步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處理信息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⒊ 滲透數(shù)學來自于生活實踐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和分析比較兩數(shù)差與倍數(shù)關系的兩步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難點
正確找到中間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兩步應用題(二),每學生各準備一條紅、黃、紫色紙條.
教學過程
鋪墊孕伏.
準備題:商店有紅氣球8個,花氣球的個數(shù)是紅氣球的3倍.花氣球有多少個?(學生讀題后互相分析,獨立解答.)
解題思路:根據(jù)“花氣球的個數(shù)是紅氣球的3倍”知道以紅氣球的個數(shù)為標準,花氣球的個數(shù)有3個紅氣球那么多,所以求花氣球多少個用乘法計算8×3=24(個).
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⒈ 教師描述情景.
10月1日是國慶節(jié),商店用三種顏色的氣球裝點購物大廳,有黃色、紅色、花色的.其中黃色的氣球有17個,紅氣球比黃氣球少9個,花氣球是紅氣球的3倍.
⒉ 根據(jù)提供的信息,學生編數(shù)學問題.可能出現(xiàn)以下問題.
(1)商店有黃氣球17個,紅氣球比黃氣球少9個,花氣球是紅氣球的3倍,花氣球多少個?(例2)
(2)商店有黃氣球17個,紅氣球比黃氣球少9個,花氣球是紅氣球的3倍,三種氣球一共多少個?(此題以后再研究)
……
三、自主探索,研究問題
1.學習例2.
學生讀題,讀后回答已知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
獨立試算,遇到問題小組內討論解決.
學生匯報交流,集體研討辯論,學生可能會用彩色紙條(或畫線段圖)的方法來分析這道題,也可能用語言敘述.具體的思維過程可能是:
方法1:根據(jù)“商店有黃氣球17個”和“紅氣球比黃氣球少9個”這兩個條件就可以求出紅氣球有17—9=8(個),再根據(jù)“花氣球是紅氣球的3倍”就可以求出花氣球有8×3=24(個).
方法2:要想求花氣球多少個,根據(jù)“花氣球是紅氣球的3倍”就必須知道紅氣球有多少個,紅氣球的個數(shù)未知,根據(jù)”商店有黃氣球17個”和“紅氣球比黃氣球少9個”兩個條件可以求出紅氣球的個數(shù):17—9=8(個),再求花氣球的個數(shù):8×3=24(個).
(4)教師小結:教師邊口述題意,邊演示課件:兩步應用題(二)依次顯示線段圖,結合線段圖重點說明這道題的分析解答方法,并揭示課題.
使學生明確:要想求花氣球有多少個,必須知道它和誰有關系,結合第三個已知條件,知道了花氣球的個數(shù)和紅氣球有直接關系,但紅氣球的個數(shù)題目里沒有直接給,結合題目第二個已知條件又知道紅氣球和黃氣球有直接關系,而黃氣球的個數(shù)是已知的,所以第一步先求出紅氣球的個數(shù),那么花氣球的個數(shù)也就隨之解答出來了.即:8×3=24(個).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的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教師板書課題)
(5)小組分別說一說解題思路.
改編例題,求異拓展(即教科書第78頁的想一想).
⒈ 改編例題,合作解答.
(1)把例2的第三個已知條件改成“花氣球比紅氣球多5個”該怎樣解答?
(2)把例2的第三個已知條件改成“花氣球有48個,花氣球是紅氣球的多少倍”該怎樣解答?
(分組討論:要求最后問題,必須先求什么?為什么?)
第(1)題的解題思路:要想求花氣球多少個,根據(jù)“花氣球比紅氣球多5個”就必須知道紅氣球有多少個,紅氣球的個數(shù)未知,根據(jù)”商店有黃氣球17個”和“紅氣球比黃氣球少9個”兩個條件可以求出紅氣球的個數(shù):17—9=8(個),再求花氣球的個數(shù):8+5=13(個).
第(2)題的解題過程:要想求花氣球是紅氣球的多少倍,必須知道花氣球多少個,紅氣球多少個,題中已知花氣球48個,紅氣球的個數(shù)未知,根據(jù)商店有黃氣球17個和紅氣球比黃氣球少9個兩個已知條件就可以求出紅氣球的個數(shù):17—9=8(個),再求花氣球是紅氣球的多少倍:48÷8=6.
2.比較歸納,揭示規(guī)律.
(1)師問:今天學習的三道應用題從結構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么?你認為解答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
(都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第一個和第二個已知條件相同,第一步都用減法計算先求出紅氣球的個數(shù),再根據(jù)第三個已知條件求出問題.解答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的關鍵是找準誰是中間量,分清另兩個量與中間量的數(shù)量關系,采用正確的解答方法解答.)
(2)教師小結:今后解題時一定要認真分析題意,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解答.
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基本題:教科書第78頁“做一做”的題目.
(1)小青家養(yǎng)鴨14只,養(yǎng)雞的只數(shù)是鴨的5倍,養(yǎng)的鵝比雞少45只.小青家養(yǎng)鵝多少只?
(2)一棵紅果樹高5米,一棵白楊樹的高度是紅果樹的3倍.一棵擎天樹高75米.擎天樹比白楊樹高多少米?
⒉ 課中游戲.
3.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十的第4、5、6題).
(1)三只大象用鼻子運木材.第一只運900千克,第二只運的比第一只少100千克,第三只運的比第二只多45千克.第三只象運了多少千克?
(2)工程隊修鐵路,第一天修了35米,第二天修的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修的比第二天多20米.第三天修了多少米?
(3)菜店運來15筐蔥頭,運來馬鈴薯的筐數(shù)是蔥頭的3倍.還運來9筐胡蘿卜.運來的馬鈴薯是胡蘿卜的幾倍?
4.課外實踐作業(yè) :觀察和調查自己身邊的一些事物,應用本節(jié)學到的本領編成兩步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出來.
質疑問難,總結歸納.
讓學生談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及注意的問題.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