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活動“生活中的數據”
(2)計算正確且統計形式多樣化。
6.措施
加強組內分工合作,鼓勵學生敢于創新。
通過課件演示,使學生對法則運用更加熟練,讓學生從計算中更好地理解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和溫差的概念,為學生將自己收集的數據進行合理的整理提供思路。通過學生對數據的整理與分析,讓學生在極大的參與度中提高自己的數據處理能力。
(三)回顧反思拓展思維
1.學生回顧(知識、方法、思維、能力)
(1)本次活動你有哪些收獲?
(2)本次活動你學會哪些數據的處理方法?
2.學生相互交流、評價,體會活動感受,形成共鳴。
通過活動的回顧與整體感受,讓學生對有理數的運算法則有更清晰的認識,使學生的思維結構得到完善。
(四)作業布置活動延伸
下表列出了幾個城市與北京的時差(帶正號的數表示同一時刻比北京早的時數,如現在北京時間8點,則東京時間為9點)
1.如果現在的北京時間是7點,那么現在的紐約時間是多少?
2.小明現在想給遠在巴黎的姑媽打電話,你認為合適嗎?
通過這道習題,讓學生對有理數的加減法法則有一個綜合的運用。讓活動延伸到課真正使學生由“學會”到“會學”。
五、評價分析
教案設計中注意了以下幾個問題:
(一)兩個體現
1.體現新的教學理念;
2.體現活動課的課型特點(活而不亂)。
(二)兩個側重
1.側重學生的合作學習;
2.側重學生的自主探究。
(三)兩個希望
1.希望通過生活中豐富的數據去體味數學的魅力;
2.希望學生通過活動增強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