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案
(2)運用以上學習方法,小組探究學習m2與dm2之間的換算關系。
(3)檢查探究學習情況。(重點是引導學生發現:相鄰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0)(板書:1m2=100dm2)完成第49頁的“試一試”。
3教學例3
(1)你能獨立求出這扇窗戶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嗎?“合多少平方分米”是什么意思?
(2)“合多少平方分米”就是把求出的多少平方厘米換成用dm2作單位。
(3)學生獨立完成后,師生評析。
三、及時鞏固,加深理解
完成課堂活動第1,2題。
四、小結
(略)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三年級下冊第52~53頁例1、例2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鞏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
2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知識服務生活的價值。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例2的圖片紙、剪刀。
學具:例2的圖畫紙一張、剪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教師:前面我們剛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誰能說說這兩種圖形的面積分別應該怎么計算?
學生回答。(略)
教師:在我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經常會用到上述知識。
二、教學例1
1呈現信息。課件出示例1的情景圖,并出示相應的信息。
2找出問題。
教師:從這道例題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請找出此題的問題是求什么。
3討論解法。
(1)學生分組討論:
①理解油菜籽的產量主要與什么相關。(地的面積)
②土地是什么形狀?(長方形)
③長方形地的面積怎么計算?(長×寬)
(2)全班交流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3)學生獨立解決此問題。
三、教學例2
1呈現信息。課件出示主題圖及相關的信息。
2觀察分析。該草地的組成情況是怎樣的?有哪些形狀?
3出示問題。兩個問題同時出現,請學生分別指出草地和小路分別是哪部分。
4討論解決。
(1)草坪的面積怎么算?
①左、右分開算,再相加。②左、右合起來組成一個大長方形,再計算。當學生說出第2種方法時,請他到展臺上來動手操作,演示如何組合(用剪刀剪開再組合),全班同學也模仿操作,體會組合的過程。
操作完后要標注各邊的長度,再獨立計算。
(2)小路的面積怎么算?輔滿小路要多少塊磚?
①找出剛才剪下的“小路”,說說是什么形狀,長和寬分別是多少。
②學生獨立完成。
③全班交流,集體訂正。
四、課堂活動(第53頁)
要求:
1分小組合作完成。
2討論出活動的步驟。
3分組活動。
4全班交流方法與結果,互相評價。
五、課堂小結
教師: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實踐活動:考察素質教育基地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三年級下冊第61~62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運用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兩位數乘法等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加深對
數學的理解。
2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3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綜合運用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活動準備
1提出問題
教師:同學們,我們前面學習了很多數學知識,你們能運用這些知識
解決問題嗎?
教師:今天我們將到課外去學習,讓你們運用數學知識到實踐活動基
地去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