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度第一學期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教學設計
⑵誰能說說你的腰的長度?
⑶你的腰一圈的長度我們叫做腰的周長。
⑷摸一摸你腰的周長在哪。
2.活動二
⑴出示以各種實物:鐘面、數學書、國旗、葉子
⑵你能指出這個鐘面的周長在哪嗎?
⑶那么數學書、國旗、葉子的周長又在哪呢?請你們同桌互相指一指。
⑷全班匯報、互相指正。
3.活動三
⑴出示
⑵這些圖形的周長指的指哪里?請你用筆描一描。
⑶學生獨立完成
⑷匯報:它們的周長在哪?
4.周長的概念
⑴通過剛才我們量腰的周長,找數學書、國旗、葉子的周長,描這些圖形的周長,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周長嗎?
⑵學生說一說
⑶打開課本看看書什么叫做周長,全班讀一讀。
⑷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叫做周長,為什么要加上封閉兩個字呢?
二、鞏固周長的概念,探究求這些圖形周長的策略
1.你有辦法知道這些圖形或實物的周長嗎?自己選一個看看你能用幾種方法知道它的周長,然后再在四人小組里說一說。
2.學生活動,匯報:你選的是哪個圖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長的?還有什么辦法嗎?
三、總結: 周長在生活中應用和廣泛,你能舉出一個周長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問題嗎?
四、練習
1.要計算下圖的周長,你準備量哪幾條邊?最少量幾條?為什么?
2.思考題:小冬沿著跑道跑一圈,他跑的總長度是不是運動場的周長?在長方形鏡框的四周圍上鐵皮,鐵皮的長度是不是這個長方形鏡框的周長?
五、作業:回家和爸爸媽媽說說什么是周長,量一量自己家里人頭、腰的周長,并記錄下來。
教學反思: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和認識周長,但在練習中描出圖形周長時,有勾邊的現象,說明對周長這一概念還模糊,或不會結合周長的意思去描繪周長。需加強認識。
第四課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內容:教材第42頁—43頁例2、例3以及第44頁練習十的第1、2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概念,通過探究理解、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并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什么叫做周長?
2.同桌摸一摸課桌的周長。
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分別叫做什么?有什么特點?
二、新授
1.出示兩張卡片,如圖:
2.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哪個長一些?你有什么辦法證明你的判斷是正確的?
3.學生探究
⑴學生獨立思考計算:要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首先要知道什么?你怎樣算出這兩個圖形的周長?
⑵四人小組交流,全班匯報: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哪個長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還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
⑶思考:求長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求正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
4.算法概括
⑴長方形周長的算法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⑵正方形周長的算法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⑶你喜歡哪種算法就用哪種方法計算,只要你算的又快又準。
5.鞏固
(1) 一塊長方形的臺布,長5分米,寬4分米,在它的四周繡上花邊。花邊長多少分米?
(2)一個正方形的鏡框,四周釘上木條,鏡框的邊長是4分米。至少需要木條多少分米?
(3)一個長方形花壇的長是5米,寬是3米,這個花壇的周長是多少米?
三、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學會了哪些本領?有什么感受?還有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