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教學設計與評析
㈡、探究學習248×4=的計算方法。
1、自主探究計算方法。
師:我們會計算152×4了,解決了小華家到體育場的距離,那我們能否計算出大生家到體育場有多遠嗎?怎樣列式?生:248×4=
師:請你們自己嘗試一下,然后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計算過程。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2、匯報計算方法,教師板書。
248
× 4
992
3、觀察、比較。
師:觀察黑板上的兩個算式,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想知道它們有什么相同處?什么不同處?
師:小組內討論、交流,看誰發現了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匯報。
師:同學們發現了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計算時要認真、細心地演算。
[評:學生主動觀察思考,提出問題,找出兩個算式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培養學生數學思考能力。]
師:通過同學們的探索、交流,知道了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在計算時,你有什么提醒小伙伴的嗎?計算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評:引導學生說出計算時應注意的事項,讓學生自己提醒自己,比單純的歸納計算法則讓學生記憶效果更好。學生在相互交流補充中總結計算方法,自主討論發現豎式計算中的錯誤,相互交流計算過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4、解決學生提出的其他問題。
師:這兩個問題我們解決了,提出的其他問題我們能解決嗎?(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解決提出的問題,能口頭解答的就口頭解答。)
三、遷移練習
1、獨立完成教材第72頁“想想做做”第1題。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2、算一算,看一看積是幾位數。
261×3 8×123
621×3 8×321
師:你們想怎樣計算這幾道題?
生:口算;估算;筆算。
師;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求出各題的積。
(學生匯報,老師板書得數。)
師: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為什么每組算式積的位數會不一樣?什么情況下積的位數是三位數?什么情況下積的位數是四位數?(四人小組討論)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3、完成第73頁第5、6題。
四、質疑反思
師:這節課,你覺得最大的收獲是什么?你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努力的?
生:略。
【設計意圖與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之后的拓展。筆算的方法對學生來說不是難點,關鍵是讓學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礎上正確地進行計算。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較注重對學生估算意識的培養,同時使估算與筆算相輔相成,因此本節課設計時有意地要將估算滲透其中,利用估算促使學生的觀察能力,計算能力得到提高,這是其一;其二,計算教學較為枯燥,屬于“純數學”的內容,如何讓這部分的知識 “活”起來,變為學生自身的需要,體會數學的價值,使我對這節課的結構動了一番腦筋;其三,本學期進行的是“低年級小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的課題研究,如何在計算教學中滲透對學生進行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是我要做的一個嘗試。
通過教學實踐,教學之初的三個設想基本上是實現了,尤其是其中的“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處理的方法得到了聽課教師的好評。我認為較成功地體現在以下幾點:
1、在情境創設上,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聯系他們將要舉行的冬季長跑比賽,出示問題情境,提出,你讀懂了什么,使他們感受到“問題”就存在于生活中,就存在身邊,每時每刻都會產生,而解決問題又是我們的需要,拉近了數學問題與學生情感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