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全冊教案1
一個雞蛋重( ) 一個西瓜重( )
2、 2kg = ( )g 4000g = ( )kg
7kg = ( )g 8000g = ( )kg
3、實踐活動
我的
體重 同伴的體重 一個
土豆 我的
書包
我的
估計
稱量
結果
4、想一想: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鹽比較,哪個重些?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中有何收獲?
2、 布置課后實踐活動任務:用秤在家分別稱出1千克、2千克的物品并掂一掂。
課后反思:
有多重(11)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 培養學生的估計和解決與千克、克有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 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幫助學生建立千克、克的質量概念。
4、 培養學生與人友好合作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教學難點:正確估計生活中一些常見物品的質量。
教學設計: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昨天上超市買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蘋果。估計一下: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
學生隨意估計的結果可能是雜亂、盲目的,在此矛盾的基礎上,教師提問:怎樣估計才能盡量使結果準確一些呢?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怎樣估計才能盡可能使結果更準確一些?
學生的估計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個蘋果稱一稱,再根據這個蘋果的質量去進行推算;先稱好了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蘋果,看幾個蘋果的質量掂起來和前面的感覺相似;直接用秤稱等。
2、全班交流。
3、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估計方法帶領學生進行驗證。
問題:從錄像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學生再次用彈簧秤稱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樣的物品的質量重1千克。
2、第2題。先讓學生拿出一枝鉛筆估一估,再用天平稱一稱。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 總結:說一說估計一樣物品的質量要使結果盡量準確必須注意什么?
2、 想一想,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
教學反思:
1噸有多重(1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噸 = 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結合具體情境,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教學難點:掌握“1噸 = 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用具:各種秤、幻燈、小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