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2(第四單元加和減第4課時)
教學目標
1、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的價值,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2、讓學生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學會用加、減兩步計算解決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
3、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養成一定的運用線段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畫線段圖探索數量之間的關系。
難點:靈活運用線段圖理解較復雜的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設計:
一、學習新知
你能看圖編數學問題并列式解答嗎?
(1) 24米
?
(2)
14kg ?千克
1、出示:養牛場有黃牛25頭, ,黃牛和奶牛一共有幾頭?
(1)補充條件(注意相關性)
①奶牛有( )頭
②奶牛的頭數是黃牛的( )倍
③黃牛的頭數是奶牛的( )倍
④奶牛比黃牛多( )頭
⑤奶牛比黃牛少( )頭
(2)畫線段圖,列式計算
指出:線段的適當長度
(3)突出:奶牛比黃牛多( 7 )頭
奶牛比黃牛少( 10 )頭
2、“想想做做”第6題
說一說題中的信息,
獨立列式解答,交流算法
二、拓展深化
1、停車場有轎車37輛,比面包車多9輛,停車場一共有多少輛轎車和面包車?
(1)引導:轎車和面包車誰多誰少?
(2)獨立畫線段圖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2、哥哥和弟弟一共有郵票41張,哥哥比弟弟多5張,兩個人各有多少張郵票?
(1)學習畫線段圖,觀察了解各量之間的關系
(2)引導畫線段圖:(線段圖略)
(3)小組討論解題方法,全班交流理解
解一:41+5=46 哥:46÷2=23 弟:23-5=18
解二:41-5=36 弟:36÷2=18 哥:18+5=23
5、哥哥和弟弟一共有郵票26張,若哥哥給弟弟3張,則兩人的郵票一樣多,兩人各有幾張郵票?
(1)提問:誰的郵票多?多幾張?
(2)討論理解:哥哥比弟弟多6張郵票
(3)實物演示,幫助理解哥哥比弟弟多6張郵票
(4)小組共同完成畫線段圖,列式計算,交流思路
(5)全班交流
三、課堂延伸
媽媽:我的年齡是你的4倍。小芳:你比我大27歲。提問:你知道媽媽和小芳
各多少歲嗎?
學生讀題,說說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說說是怎么想的。
學生在練習本上計算。
三、布置作業
“想想做做”第7、8、9題。
板書設計:
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養牛場有黃牛25頭, ,黃牛和奶牛一共有幾頭?
①奶牛比黃牛多7頭 ②奶牛比黃牛少10頭
25頭
黃牛 黃牛
多7頭 ?頭 10頭 ?頭
奶牛 奶牛
25+7=32(頭) 25-10=15(頭)
25+32=57(頭) 25+15=40(頭)
課前思考:
本課是用兩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的第2課時,主要是讓學生在練習中不斷鞏固兩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這些練習題的編排主要分成兩類,第一類,通過直觀圖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相關數量關系的理解,鞏固在例題中初步掌握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放方法,第二類是通過用兩步計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另外,為了讓學生得到更多的提高,還安排了一些補充題。
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