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認識小數復習課》導學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課本第六冊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小數的含義,會認、讀、寫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
2、使學生能結合具體內容比較一位、兩位小數的大小。
3、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會計算比較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4、滲透知識間的聯系,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形成比較 正確、熟練的計算技能
【教學重難點】
重點:回顧落實有關小數的含義,讀寫方法,大小比較,及加減法的計算等基礎知識。
難點:培養學生利用小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答題卡
學生準備:答題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復習
師: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都是些樂于助人的好孩子,可二年級的兩位同學卻因為自己的高矮鬧矛盾,你們愿意用自己學的知識來幫助他們嗎?
師:事情是這樣的,二年級體檢后王東的身高是1.3米,李明的身高1.30米, 他們都說自己高。(課件演示)
引導學生判斷并說說判斷方法。
師:在判斷時,你用到了哪些知識呢?
師:對,咱們班的同學真棒,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幫助別人了。
師:看到這些小數又讓你想起有關小數的哪些知識?
師:很好!今天咱們就對這些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以幫助低年級同學解決問題創設復習情景,滲透知識間的聯系,激發學習興趣,體會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就有數學。引出復習內容,并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體現數學知識的實用性。)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一)自主整理,實施創建
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本再梳理一下這一單元我們主要學了什么知識,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教師巡視,指導
小組展示匯報整理成果,教師隨機引導,板書:
↗小數的讀寫
小數的初步認識 →小數的比較
↘小數的加減計算
(二)交流矯正,優化再建
結合板書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
師:誰能說一說你身邊的小數?
指名回答后,說說自己小數的意義。
然后進一步讓學生同桌間寫小數。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隨機板書兩種商品的價格,引導學生算出兩種商品一共多少元?
再板書兩名同學的身高,先讓學生比較,再計算他們相差多少米?
(設計意圖: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復習小數初步知識,建構知識網絡,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知識的能力,以身邊的小數為例,體現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的理念。)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一)分層練習,重點突破
師:同學們對小數的知識掌握的真不錯,隨老師到商店走一走一吧
課件出示:商店的一角
1、復習小數的讀法
師:誰能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師:想一想讀小數時應該注意什么?
指名回答,教師小結:小數點左邊的數按整數讀法去讀,小數點右邊的數按順序讀數字。
2、復習小數大小的比較
小組內任選兩種商品比較大小,并說說比較的方法。
集體匯報,訂正,明確小數各個數位表示的意義。
3、復習小數的加減法
任選兩種商品計算一共用多少元。
一種商品比另一種商品貴多少元。
買一包餅干和一包瓜子,帶10元錢,夠嗎?
(二)拓展延伸,整體深化
用5、0、7、和6這幾個數字寫出下面的數,每個數字只能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