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七 教學設計(通用3篇)
練習七 教學設計 篇1
《練習七》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讀背《朝代歌》,了解中國歷史。
2、誦讀跟“水滸”故事有關的詞語,大體把握“水滸”故事的思想內容。
3、創設情境,讓學生樂于表達,積極參與,提高表達能力。
1、會背《朝代歌》,并了解歷朝歷代的一些名人。
2、寫好鋼筆字。
3、熟記十二條成語或四字詞語。
4、練習口語交際,講述《水滸傳》故事。
5、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導入談話:任何國家的歷史對那個國家的人民都是極為重要的。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同學們從小就要了解歷史。今天,我們來學背《朝代歌》。
(2)學生試讀《朝代歌》。(不會讀的字查字典或問老師)
(3)教師示范讀。
(4)教師將《朝代歌》中的各個朝代分解出來,并作簡短介紹,特別要學生注意朝代的順序。
(5)學生自讀、互相讀、分組讀。
(6)學生說說了解哪些朝代以及朝代的名人。
(7)學生熟讀并背誦。
2、教學第二部分。
(1)要求學生說出從課本和課外讀物里認識的古代名人。(看誰說得多)
(2)同學之間互相交流,把古代名人和朝代一一對應。
(3)學生試著填寫表格。(看誰填寫得多,填寫得對)
(4)師生共同評議。(對填的特別多、特別好的,加以表揚)
二、教學第二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根據題目,明確要求。
(2)指明本次寫的內容為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3)引導學生觀察古詩的書寫格式,注意字與字、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教師根據情況小結。
(3)學生仿寫。要求注意行款布局,一起呵成。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重點是行款格式)
(2)相互交流,對自己認為寫得不好的予以糾正、重寫。
三、教學第三題(誦讀與積累)
1、指導。
(1)指名讀題,弄清學習要求。
(2)學生自讀十二條成語或四字詞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詞典或問老師。
(3)教師范讀后,學生自由讀。
(4)大體了解十二條成語或四字詞語的意思。
哀鴻遍野:語出《詩、小雅、鴻雁》:“鴻雁于飛,哀鳴嗷嗷。”比喻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災民。
鋌而走險:指因無路可走而采取冒險行動。《左傳、文公、十七年》中有:“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
替天行道:借指代型人民群眾的意愿。
2、練習。
(1)學生大聲自由練讀。
(2)同座位練習背誦。
3、反饋。
(1)指名讀。
(2)集體讀。
(3)集體齊背。
(4)指名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課前準備。
(1)提前一個月安排學生閱讀《水滸傳》。
(2)布置學生閱讀《水滸傳》中的一個精彩的或使自己感興趣的故事作為重點閱讀,并自己有表情地練說故事。
2、審題。
(1)復習《林沖棒打洪教頭》。
(2)教師簡介《水滸傳》,引出“水滸”故事。
(3)教師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練習的步驟:先分組講故事,然后每組派代表上臺講故事,其余學生評議。
3、練習。
(1)學生分組,在小組里講“水滸”故事。
(2)每組派代表上臺講故事。注意:聲音要洪亮,舉止要大方,感情要豐富,要學著去表演。
(3)全班同學評議:故事哪些地方講得精彩?哪些地方講得不夠好?有沒有講錯的地方?
4、反饋。
(1)教師對學生講的故事進行評議。
(2)鼓勵學生課后給同學、朋友、家人講“水滸”的故事。
四、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審題。
明確本次學寫的偏旁:匕字旁、戈字旁。例字:北、戲。
2、指導。
(1)學生讀帖,小結寫好“匕字旁、戈字旁”的要點。
(2)教師反寫,講解“北、戲”大案結構特點和寫法。
3、練習。
(1)學生仿照課本來寫,教師指導。
(2)學生再次練習,注意基本筆畫的位置。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
練習七 教學設計 篇2
之一
孔令權
一.教學目標 :
1.用鋼筆寫字。
2.看圖認識部首再寫字。
3.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4.說說破折號的用法。
5.讀一讀,熟記6組成語。
6.讀背成語。
7.學寫毛筆字。
二.教學時間:三課時。
三.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
1.用鋼筆寫字。
2.看圖認識部首再寫字。
3.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4.說說破折號的用法。
二.教學過程 :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2.指導。
(1)指名認讀句子。
(2)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每個學生的字形結構。
(3)讓學生認認真真地進行描紅。要求筆筆到位,有一定的速度。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根據描紅的情況,教師及時小結。
5.反饋。
(1)表揚寫得好的字,評點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據情況進行矯正性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指導。
(1)指導學生按圖——象形字——漢字的順序看圖了解“瓦”部的的演變。
(2)讓學生用手指畫一畫圖上的瓦片、象形字、漢字,加深印象。
(3)小組討論過去所學過的屬于“瓦”部的字。
(4)小組進行匯報。
按同樣的方法學習“角、斤、刀”這三個部首。
(5)讓學生說說四個部首的共同點。
(6)向學生明確“部首字”的概念。
3.練習。
從小組匯報的內容中選擇幾個帶有這樣部首的字,認真地填寫。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小組討論“景仰”、“如履平地”兩個詞的含義。
(2)指導學生用換近義詞的方法理解“景仰”。
(3)指導學生理解“如履平地”一詞的詞素。
(4)讓學生讀讀供選擇的義項。
(5)讓同座同學討論選擇。
3.練習。
(1)學生完成練習。
(2)根據學生完成情況,進行針對性輔導。
4.反饋。
讓學生根據所選擇的正確解釋,完整地理解詞語的意思,教師可適當指導。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練習。
(1)讓學生自己讀讀句子。
(2)集體讀句子,體會破折號的用法。
(3)指導學生理解第一句中的破折號前后句子的意思,從而得出破折號在這個句子中的作用。
(4)學生說說第2句中的破折號的作用。
(5)再讀句子體會。
3.反饋。
讓學生在前面學過的課文中找一找帶有破折號的句子,哪些與這兩個作用相符。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
1.讀一讀,熟記6組成語。
2.讀背成語。
二.教學過程 :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6組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6組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說出6組成語的意思即可,有一些理解有難度的成語,教師講解。
3.練習。
(1)學生自由讀。
(2)啟發學生想像這些成語的表現的景象。
(3)同桌練習背誦。
(4)小組賽背。
(5)集體齊背。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2.指導。
(1)讓學生說說以前見過的春聯。
(2)讓學生自讀三副春聯。
(3)指名試讀。
(4)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范讀。
(5)讓學生通過查字典、討論來理解三副春聯的意思。
(6)教師再次范讀三副春聯。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習朗讀,教師要糾正學生易讀錯的字音。
(2)指名讀。
(3)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練習背誦。
4.反饋。
(1)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
(2)指名背誦。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
討論如何用好壓歲錢。
二.教學過程 :
1.審題。
(1)談話揭示話題:用好壓歲錢
(2)指名讀本次說話的要求。
(3)教師進一步明確本次說話的要求:①討論應該怎樣處理壓歲錢、用好壓歲錢;②準備發言提綱,當眾說一說。
2.指導。
(1)回憶往年壓歲錢的處理方法。
①讓學生說說往年收獲多少壓歲錢,又是怎么處理的。
②讓學生討論過去的使用是否合適,理由是什么。
(2)集體評議何種處理壓歲錢的方式最為有益。
①大組討論。
②讓學生看圖,說說儲蓄的意義。
③聯系社會生活,討論處理壓歲錢最有益的方式。
(3)準備提綱當眾發言。
①明確提綱要求:按先擺觀點,再說理由的順序來講說。
②同桌相互交流。
3.練習。
(1)學生分組在小組內匯報討論。
(2)每組派代表到講臺前當眾講說。
(3)對講說內容的不足之處,可以互相補充并發表自己的看法。
4.反饋。
(1)教師對講說內容進行點評。
(2)鼓勵學生今后正確使用壓歲錢。
5.學寫毛筆字。(略)
(1)分析寫法。
(2)練寫。
練習七 教學設計 篇3
練習七教學目標:1、進一步掌握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列豎式計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并能進行驗算。2、結合具體的計算過程,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3、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感知除法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4、組合學生解答練習七中的習題。先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再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5、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學重點:能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并靈活運用除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難點:結合具體的計算過程,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教學設計:1、第2題“先估計商是幾位數,再計算”可以使學生在計算時逐步養成“先估算,再計算”的良好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2、第4題解決問題以后,可以引導學有余力的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1)兩個倍數為什么不一樣?(2)再過一年(即小孩7歲時),老人的年齡是小孩的幾倍?小孩8歲時呢?(3)有什么規律嗎?3、第5題解決問題以后,可以引導學生發現“每周存的錢數越多,存的周數就越少”的規律。4、第7題數學中要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知道比較“誰打字打得快”,是要在相同的時間內,看誰打的字數多。學生可能用以下的方法解答:看1分誰打字多。126÷3=42(個),90÷2=45,45〉42(個),所以笑笑打得快:看6分誰打字多。126×2=252,90×3=270,270〉252(個),所以笑笑打得快。5、第8題數學中要結合這個具體的情境,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時可以:(1)理解題意,說說從弄臟的購貨發票中能獲得哪些信息。(2)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組織交流,讓學生說說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6、小結:在這節課中,你學到了什么?7、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