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 認識幾分之幾|人教課標版(通用2篇)
5.7.2 認識幾分之幾|人教課標版 篇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7頁上的例7~例9,例9后面的“做一做”,練習二十八的第1~5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幾,會讀會寫幾分之幾,知道什么樣的數是分數。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和學生都準備長方形紙若干張、圓形紙2張,教師準備一臺投影儀。
教學過程 :
一、新課
1.教學例7。
讓學生每人拿一個圓,對折再對折,把它平均分成 4份,提問:“一份是這個圓的多少?”( )
教師把折好并涂色的圓貼在黑板上,下面寫出。
師:“把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1份是這個圓的。”
教師一邊說一邊另拿出個涂色的圓貼在黑板上。
師:“拿出這樣的3份是這個圓的多少呢?”
教師一邊說一邊把3個圓拼在一起。
提問:
“這樣的3份拼在一起夠一個整圓嗎?是幾個?”(3個)
“3個,我們就說是這個圓的四分之三。”
“四分之三該怎樣寫呢?因為還是把圓平均分成4份,所以分母還是4 ;這樣的1份,分子寫1;現在是這樣的3份,分子就寫3。”
教師在圖的右邊寫出。
教師帶領學生讀一遍這個分數。
然后讓學生在折好的圓上涂出。涂完后讓同學舉起圓形,互相檢查。
再提問學生:“是由幾個四分之一組成的?”學生回答后教師指著黑板上的圓形,再次說明了是由 3個四分之一組成的,3個四分之一組成。
2.教學例8。
讓學生拿出長方形紙條,教師帶著學生折紙。先對折,但要讓一頭留出一段(要多出1份多),然后把對折的部分再對折(得到4份)。最后,把留出的一段折過來,再將多余的部分折起并撕去(得到第5份)。
折好后讓學生把紙打開,提問學生:“這張紙平均分成了幾份?”“一份是這個長方形的多少?”
學生回答后教師在黑板上貼出長方形紙,標出。
提問:“把這個長方形平均分成5份,l份是它的,這樣的兩份是幾個?”
教師一邊說著一邊在黑板上貼出另一張同樣大的長方形紙,也平均分成5份,把2份涂色。然后說明這樣的2份就是這個長方形的五分之二,寫作。教師邊說邊在圖的右邊寫上了,說明因為把一張紙平均分成了5份,所以分母寫5;又因為涂色的部分是2個五分之一,所以分子寫2。然后教師帶領學生齊讀一遍這個分數。
最后讓學生在自己的長方形紙條上涂出。涂完后讓學生舉起互相檢查。
教師在黑板上再貼上一張同樣大的長方形紙,也是平均分成5份。拿出4個,拼在一起,提問:“這樣的4份是幾個,是多少呢?”教師一邊說一邊在長方形紙上把
4個拼在一起并貼上。
學生回答后,教師讓學生翻開教科書第117頁,在例8的第3幅圖的右面(
)里填數。學生填完后教師再讓學生齊讀一遍。并問:“是由幾個五分之一組成的?”
3.教學例9。
教師在黑板上貼出例9中的第一幅圖,提問:“這條線段是怎樣分的,平均分成了幾份,一份是它的幾分之幾?”
學生回答后,教師再貼出例9中的第二幅圖,提問:“這樣的5份是幾個五分之一呢?是這條線段的幾分之幾呢?這個分數該怎樣寫?”待學生回答后,讓學生翻開教科書117頁,在例9中的(
)里填上數。
4.教師小結。
“像、這樣的表示幾分之一的數是分數。像、這樣的表示幾分之幾的數,也都是分數。它都是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然后教師用小黑板掛出或寫在紙條上貼出教科書第118頁上的第二段話,并讓二三名同學讀一讀這段話。
5.反饋練習。
(1)例9后面的“做一做”的第1題。
讓學生在所選的分數下面畫“√”。集體訂正時,先讓學生讀一遍所選的分數,再說一說為什么選這個分數。對于后2個分數,教師再提問為什么選和不對,并強調,用分數表示一幅圖的涂色部分,不能光看分子表示的對不對,還要看分母表示的對不對。
(2)“做一做”的第2題。
教師行間巡視,個別指導。集體訂正時,指名學生說一說,把每個長方形平均折成了幾份,涂上顏色的占幾份,各表示幾分之幾。
二、課堂練習
做練習二十八的第1~5題。
第1題,學生做完后,可以指名涂在投影片上,訂正時映出來,以便學生檢查。
第2題,讓學生完成后集體訂正。
第3題,做題前,提醒學生看清每個圖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涂色的部分是幾份,再填寫圖下面的空。
第4題,可以指定一組學生順次讀這些分數,然后再齊讀一遍。
第5題,先提問學生寫分數時,應該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然后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三、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認識幾分之幾,比如把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三份就是四分之三,所以,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5.7.2 認識幾分之幾|人教課標版 篇2
教學目標 :
1、結合具體情境在初步理解一些物體的幾分之一的基礎上認識幾分之幾。
2、發展動手操作、與人合作交流以及表達能力。
3、體會分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積極參與具體的數學活動,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景
1、情景導入 :小朋友,動物王國有許多小動物,看,來了4只小猴子,他們蹦蹦跳跳,玩的可開心了。正當他們玩得滿頭大汗的時候,媽媽給他們送來了一些水果。猜一猜,猴媽媽可能為他們帶來什么水果?(出示課件)
2復習討論:猴媽媽肯定會把這些桃子怎么分?為什么?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呢?
3、課件演示:剛才我們通過復習,知道猴媽媽把一盤桃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四分之一。
二、學習新知:
1、教學例題。
(1)提出問題。
談話:同學們,猴媽媽看見小朋友們表現這么精彩,非常高興,他很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戰?聽,,猴媽媽又提出了新的問題。(并伴隨課件:我想把這盤桃平均分給4只小猴,那3只小猴共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2)自主探究,小組交流。
談話:請同學們仔細想一想,有困難的可借助手中的圓片代替桃子擺一擺,分一分,3只猴共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3)大組交流。
問:誰來說一說,3只小猴共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4)課件演示分得四分之三的過程。
2、教學“想一想”。
(1)出示情境圖:
談話:看見猴兒們和小朋友們相處得這么火熱,兔兒們也蹦蹦跳跳地趕來了,兔媽媽說:小朋友們,聽說你們個個非常聰明,我也想考考大家,你們愿不愿意接受我的挑戰。
課件出示:把10個蘿卜平均分給5只小兔,3只兔共分得這些蘿卜的幾分之幾?
(2)請同桌互相討論一下,如還有困難,還可借助圓片擺一擺、分一分。
(3)學生交流匯報。
兩種意見:一種是分得這些蘿卜的五分之三,另一種是分得這些蘿卜的十分之六。
(4)課件演示分的過程。
3小結:把一些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一,其中的幾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板書課題:幾分之幾)
三、組織練習
1、做“想想做做”1。
(1)讓學生仔細觀察,思考把幾個看成一份,在圖上分一分。
(2)填寫分數,并指名說出結果。
2、做“想想做做”2。
(1) 引導學生看清每幅圖平均分成幾份,涂色部分占這樣的幾份。
(2) 各自填寫分數。
3、做“想想做做”3。
學生獨立涂色,然后與同桌交流。
4、做“想想做做”4
(1)同桌互相擺一擺。
(2)交流:你是怎樣擺的?
(3)你還能拿出這堆小棒的幾分之幾?
五、全課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江蘇省武進區湖塘橋中心小學:吳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