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通用5篇)
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用方程解答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
2、通過對比,發現“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和“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實際問題間的內在聯系。
教學重難點
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找到等量關系,正確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一、 提出學習目標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在我們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是什么嗎?
生:水
師:對!水是我們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它對我們人體是至關重要的,是構成我們人體組織的主要成分。那么你們了解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幾分之幾嗎?
2、一個兒童體重35千克,他體內所含的水分占體重的五分之四.他體內的水分重多少千克?
要求學生用圖來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然后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把誰看作單位“1”?做完后,讓學生說一說分析、思考過程和為什么要用乘法計算。
3、示例1的(1)一個兒童體內所含的水分有28千克,占體重的五分之四.這個兒童體重多少千克?
二、 展示學習成果
1.讓學生用圖表示題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指導學生畫出下圖.)
2、把例1和復習中的第2題進行比較,兩道題里哪幾個數量是相同的?哪幾個數量是不同的?(水分占體重的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復習題是已知兒童的體重35千克,例1是已知兒童體內所含的水分有28千克.)
3、兩道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有無變化?(復習題的已知條件中一個是兒童的體重,一個是水分占體重的五分之四;例1的已知條件都是有關兒童的.問題不一樣,復習題是求水分的重量,例1是求兒童的體重.)
4、例1中哪個量是單位“1”?寫出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式.(兒童的體重是單位“1”.相等關系式是體重×五分之四=體內水分的重量。)
5、怎樣利用相等關系式列方程來解答?
6、讓每一小組的學生展示解答后,口述檢驗過程。(學生解答時,教師注意學生設未知數是否正確,書寫是否規范,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三、展現提升
1、做教科書第38頁“做一做”的題目.
讓學生先確定單位“1”,列出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式,然后列方程解答,并要求檢驗.做完后集體訂正.
2、做練習十的第1題.
讓學生先讀題,再分組討論,然后每組派代表回答,并要說明理由.
3、做練習十的第2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檢驗時要學生說明理由.
4、做練習十的第4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做完后集體訂正.
教師: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比較抽象,常常需要用圖來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所以解題時要利用線段圖來分析數量關系,找出解題思路.
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 篇2
教學目標:1、使學生學會掌握“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熟練地列方程解答這類應用題。2、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解決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斷等思維能力,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教學重點: 弄清單位“1”的量,會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教學:難點: 分數除法應用題的特點及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教學過程:一、復習1、出示復習題:根據測定,成人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 ,而兒童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 ,六年級學生小明的體重為35千克,他體內的水分有多少千克?2、讓學生觀察題目,看看題目中所給的三個條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說說為什么。3、選擇解決問題所需的條件,確定出單位“1”,并引導學生說出數量關系式。小明的體重× =體內水分的重量4、指名口頭列式計算。二、新授1、教學例1的第一個問題:小明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水分28千克水分占體重的 體重 ?千克(1)讀題、理解題意,并畫出線段圖來表示題意:
(2)引導學生結合線段圖理解題意,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式,并寫出等量關系式。 小明的體重× =體內水分的重量(3)這道題與復習題相比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是它們的數量關系是一樣的;不同點是已知條件和問題變了)(4)這道題什么是單位“1”?單位“1”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怎樣求?(引導學生根據數量關系式,將未知的單位“1”設為χ,列方程來解決問題)(5)啟發學生應用算術解來解答應用題。(根據數量關系式:小明的體重× =體內水分的重量,反過來,體內水分的重量÷ =小明的體重)2、解決第二個問題:小明的體重是爸爸的 ,爸爸的體重是多少千克?(1)啟發學生找到分率句,確定單位“1”。(2)讓學生選擇一種自己喜愛的解法進行計算,獨立解決第二個問題。(3)指名說說自己是怎樣理解題意的,并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的解題思路。(出示線段圖)
爸爸體重的 35千克?千克
爸爸: 小明: 爸爸的體重×=小明的體重 ①方程解:解:設爸爸的體重是χ千克。 ②算術解: 35÷ =75(千克) χ=35 χ=35÷ χ=753、鞏固練習:p38“做一做”(學生先獨立審題完成,然后全班再一起分析題意、評講)三、練習1、練習十第1—3題。(先分析數量關系式,然后確定單位“1”,最后再進行解答。第二題注意引導學生發現250ml的鮮牛奶是多余條件)2、練習十第6題(引導學生先求出單位“1”——爸爸媽媽兩人的工資和1500+1000,再根據數量關系式進行計算)
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 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4~35頁的例1、例2及其“做一做”的題目,練習九的第6~10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能夠用算術方法解答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大、小齒輪的教具各一個.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借用自然課的教具──齒輪模型.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下列各題.
× × × ×
÷ ÷ ÷7 ÷
做完后集體訂正.
2.下面各題中應該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
(1)黃花的朵數相當于紅花朵數的.(紅花朵數是單位“1”.)
(2)黃花朵數的是紅花的朵數.(黃花朵數是單位“1”.)
二、新課
1.教學例1.
教師出示例1.
教師:這道題中應該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題目中說:水分占體重的,所以應該把體重看作單位“1”.)
教師:根據題意,題目中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式應該怎樣寫?(數量間相等關系式是:體重×=體內水分的重量.)在這個關系式中哪個量是已知的?哪個量是未知的?如果不用列方程解,還可以怎樣計算?(水分的重量和45是已知的,體重是未知的.根據分數除法的意義,已知積和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可以直接用除法計算.)
教師要求學生用算術方法來解答例1.做完后教師讓學生對算術解法和方程解法進行比較.(它們都是根據數量間的相等關系來列式的.算術解法是按照除法的意義直接列出除法算式來解答的;方程解法是先設未知數,然后按照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來解答的.)
2.做教科書第49頁“做一做”的題目.
要求學生用算術方法解答.做完后集體訂正.
3.教學例2.
教師出示例2:一條褲子75元,是一件上衣價錢的.一件上衣多少錢?
教師:這道題中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式怎樣寫?(褲子是上衣價錢的,應該把上衣的單價看作單位“1”.相等關系式是:上衣的單價×=褲子的單價.)
教師:根據除法的意義“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要求學生直接列出除法算式.
學生列式解答后,指名回答解題思路.
4.做教科書第50頁“做一做”的題目.
讓學生用算術方法解答,獨立完成.做完后集體訂正.
5.小結用算術方法解分數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
教師:大家想一想,利用算術方法解答分數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是怎樣的?指名回答后,明確解題思路:
(1)根據題意確定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
(2)按照題目中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式,根據除法的意義直接列出除法算式.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九的第6題.
讓學生將答案直接寫在題后.做完后集體訂正.
2.做練習十四的第7題.
教師要求學生讀題、分析數量關系,找出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再寫出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式.解題后教師提問:這兩題之間有什么聯系和區別?(題里所包含的數量關系是一樣的,都把果園的總面積看作單位“1”,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式都是:果園總面積×=蘋果樹占地面積.不同的是第(1)小題的單位“1”是已知的,用乘法計算;第(2)小題的單位“1”是未知的,要列方程或用除法計算.)
3.做練習九的第8題.
讓學生觀察大、小齒輪咬合后轉動的情況,并提問:小齒輪齒數少,大齒輪齒數多;小齒輪轉一圈時,大齒輪能不能轉一圈?(不能.)然后,再讓大家做題.
4.做練習九的第9題.
先讓學生讀題,再引導學生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畫線段圖.
(1)應該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怎樣用線段表示?(要把小蘭的畫片數看作單位“1”,畫一條線段表示小蘭的畫片數.)
(2)怎樣用線段圖表示小麗的畫片數?(先畫出一條跟小蘭的畫片數同樣長的線段.因為小麗比小蘭多的畫片數正好相當于小蘭畫片數的310,所以這條線段還要加長,加長的一段相當于小蘭的,畫出線段圖如下:)
(3)怎樣求小蘭有多少張畫片?(由于小麗比小蘭多的12張畫片正好相當于小蘭畫片數的,所以小蘭的畫片數為:)
12÷==40(張)
(4)怎樣求小麗有多少張畫片?(小麗比小蘭多12張畫片,所以小麗的畫片張數為:40+12=52張.)
四、作業
練習九的第10題.
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 篇4
課題一: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用方程解)(a)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4~35頁的例1、例2及其“做一做”,練習九的第1~5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能夠用方程解答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下列各題.
÷ ÷ ÷ ÷
÷ ÷ ÷ ÷
2.一個兒童體重35千克,他體內所含的水分占體重的.他體內的水分重多少千克?
做第2題時,要求學生用圖來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然后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把誰看作單位“1”?做完后,讓學生說一說分析、思考過程和為什么要用乘法計算.
二、新課
1.教學例1.
教師出示例1:一個兒童體內所含的水分有28千克,占體重的.這個兒童體重多少千克?教師提出下列問題要求學生思考和回答.
(1)讓學生用圖表示題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指導學生畫出下圖.)
(2)把例1和復習中的第2題進行比較,兩道題里哪幾個數量是相同的?哪幾個數量是不同的?(水分占體重的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復習題是已知兒童的體重35千克,例1是已知兒童體內所含的水分有28千克.)
(3)兩道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有無變化?(復習題的已知條件中一個是兒童的體重,一個是水分占體重的;例1的已知條件都是有關兒童的.問題不一樣,復習題是求水分的重量,例1是求兒童的體重.)
(4)例1中哪個量是單位“1”?寫出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式.(兒童的體重是單位“1”.相等關系式是體重×=體內水分的重量.)
(5)怎樣利用相等關系式列方程來解答?(學生解答時,教師注意學生設未知數是否正確,書寫是否規范,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解答后,讓學生口述檢驗過程.
2.做教科書第49頁“做一做”的題目.
讓學生先確定單位“1”,列出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式,然后列方程解答,并要求檢驗.做完后集體訂正.
3.教學例2.
教師出示例2:一條褲子75元,是一件上衣價錢的.一件上衣多少錢?教師提出下列問題要求學生思考和回答.
(1)說出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是什么.(已知條件是褲子的價錢是75元,褲子價錢是上衣的.問題是求一件上衣多少錢.)
(2)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在已知條件中,褲子價錢是上衣價錢的,所以要把上衣的單價看作單位“1”.)
(3)題目中有幾個量相比較,能否用線段圖表示出來?(題中有上衣和褲子的價錢,是兩個量相比較,需要畫兩條線段來表示這兩個量之間的數量關系.教師指導學生畫出下圖.)
(4)圖中的單位“1”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應該怎樣求?(引導學生利用等量關系式列方程來解答.)
學生解答時,教師進行個別輔導,并提醒學生要進行檢驗.做完后集體訂正.
4.做教科書第50頁“做一做”的題目.
讓學生獨立完成.做完后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九的第1題.
讓學生先讀題,再分組討論,然后每組派代表回答,并要說明理由.
2.做練習九的第2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檢驗時要學生說明理由.
3.做練習九的第4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做完后集體訂正.
四、小結
教師: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比較抽象,常常需要用圖來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所以解題時要利用線段圖來分析數量關系,找出解題思路.
五、作業
練習九的第3題和第5題.
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 篇5
一、根據題目的條件判斷:單位“1”的量,是已知的就用乘法計算;
1、一本書共40頁,小明看了全書的1/5,小明一共看了多少頁?
2、加工廠要加批2400個零件,已加工了總數的1/3,已加工了多少個零件?
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
二、單位“1”的量是未知的就用方程或除法來解答。
1、六年一班有三好學生9人,正好占全班人數的5分之1,全班有多少人?
2、一瓶油吃了5分之3,正好是300克,這瓶油重多少克?
3、一個修路隊修一條路,第一天修了全長的,正好是160米,這條路全長是多少米?
4、水果店有桔子72千克,桔子是香蕉的 ,香蕉有多少千克?
5、圖書館有科技書400本,科技書相當于故事書的,故事書有多少本?
6、某工廠有男職工400人,男職工人數占女職工,這個工廠女職工有多少人?
7、一桶油倒出,剛好倒出36千克,這桶油原來有多少千克?
8.有兩袋米,第一袋重21千克,相當于第二袋的。第二袋重多少千克?
9.幼兒園買來10千克水果糖,是買來的牛奶糖的
,買來牛奶糖多少千克?
10.新風小學去年植樹320棵,相當于今年植樹棵數的。今年、去年共植樹多少棵?
11.一桶水,用去它的
,正好是15千克.這桶水重多少千克?
12.王新買了一本書和一枝鋼筆.書的價格是4元,正好是鋼筆價格的。鋼筆價格是多少元?
13.一種小汽車的最快速度是每小時行140千米,相當于一種超音速飛機速度的。這種超音速飛機每小時飛行多少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