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時: 認識幾分之幾
教學設計內容修改意見教學內容:p101——104認識幾分之幾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平面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幾份可以用分數表示,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分數。2、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同分母的兩個分數的大小,并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3、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了解分數產生和發展的大致歷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教學過程:一、折一折1、談話:上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幾分之一這樣的分數,你們還能用折紙、涂色的方法來表示分數嗎?請大家每人拿一張正方形紙,折成同樣大小的4份,再把其中的一份或幾份涂上顏色。2、請一位涂1/4的學生到前面展示。 問:你涂了幾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這一份為什么可以用1/4表示?3、拿出一份涂3/4的正方形紙,問: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數表示嗎?涂了幾份?涂色部分有幾個1/4?用哪個分數表示?(學生嘗試回答) 講述:把一張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3個1/4,可以用3/4表示。(板書:3/4)4、在小組中互相說一說:你涂了4份中的幾份?可以用哪個分數表示?5、全班交流,把不同分法、涂色的學生作品進行展示,并用分數表示。6、教師選擇部分學生作品展示、比較。 問:這幾位同學的分法及涂色的方法都不同,為什么都可以用2/4表示呢?二、試一試1、學習“試一試” 出示題目:先說說每個圖里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幾分之幾,在()里填上適當的分數。 先由學生自己觀察、判斷,再和同桌說說涂色部分表示幾分之幾,然后填在書上。2、“想想做做”2 學生自己在書上涂色,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三、比一比 談話:上節課我們比較過1/2和1/4的大小,還記得嗎?那么你能想辦法比較出3/5和2/5的大小嗎? 以小組為單位,比一比,看哪個組想出的辦法好。 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并給予適當的指導。 不同方法的學生展示比較的過程和結果。四、做一做1、想想做做4 學生獨立做題,在書上填寫,全班共同訂正。2、想想做做1、5 獨立完成,指名說出理由。五、讀一讀 談話:分數是誰發明的呢?自由閱讀p104“你知道嗎?”六、全課總結吳祖國(主備)徐文余復備 比較和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點:分的份數一樣,也就是單位一樣。不同點:取幾份。不一樣 教后記:在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上,要讓學生在充分理解分子分母意義的基礎上來比較,這樣學生就不容易忘記,不會和同分子分數大小的比較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