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槐鄉的孩子
二、大略初讀1、導讀提示。1)自讀“提示”,邊讀邊畫出本課的學習要求2)指名讀提示,交流并歸納出學習要求:①讀讀課文,看看槐鄉的孩子有什么樣的快樂。②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③把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2、自讀自悟。1)自讀對照略讀提示,輕聲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借助課文注音、字典讀準字音;讀通每一個句子,長句和一下讀不通順的句子反復多讀。2、集體交流1)詞:結成了伴、知了、背著水葫蘆、帶著干糧、削著槐米 一簇簇槐米 縷縷炊煙 滿載而歸 月落柳梢2)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結合學生的回答適時建議,引導學生把時間、人物、地點、事情結合起來說。(槐鄉孩子在八月里的一天上山采摘槐米。)[板書:采摘槐米]3)哪些語段向我們介紹了槐鄉孩子一天的生活?(第三、四自然段)具體寫槐鄉孩子采摘槐米經過的又是哪個自然段?(第三自然段)三、品讀語段1、默讀具體寫槐鄉孩子一天生活的語段(第3、4自然段),邊讀邊批注閱讀感受2、交流閱讀感受要特別注意讓學生用一個詞語概括自己的閱讀感受,并注意讓學生在談完感受后能盡量有感情地朗讀有關語句。如:槐鄉的孩子真(勤勞)啊!他們背著水葫蘆,帶著干糧,沒等云雀開口歌唱黎明,就已經爬到小山上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學生進行梳理、概括信息點。(勤勞、懂事、團結合作等)過渡:剛才很多同學都說自己在文章中感受到了槐鄉的孩子熱愛勞動這一點,還有同學說槐鄉的孩子勞動著也很快樂,那就讓我們再次走進具體描寫采摘經過的第3自然段,細細地去體會那一份快樂。3、集體聚焦——快樂勞動場面l 合作采摘(4—6句)1)用波浪線劃出具體描寫采摘槐米的句子2)交流中建議學生讀出快樂,教師通過課堂評價引導學生關注語言(動詞、比喻句、文句的節奏感等)、指導朗讀 3)采用多種朗讀方式(男女生分句合作讀,師生分句合作讀,引讀等)朗讀句子,積累語言4)小結:瞧,我們從男孩女孩合作采摘這個片斷中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隨機板書:合作采摘)過渡:合作采摘是快樂的,這一段前幾句話和后幾句話又在寫什么呢?你又是從哪兒感受到他們的勤勞與快樂呢?l 早起出發(1—3句) 省去第2句不影響意思表達,比較有無第2句的不同,在讀中初步感知概括描述與具體描述相結合的組句形式,l 滿載而歸(第7句)在學生談感受的過程中,隨機小結:勞動的時間很長,但勞動的成果可喜,孩子們心情快樂。4、以段帶段,回環朗讀師:孩子們,八月,天多熱。槐鄉的孩子們早起出發,來到山上合作采摘槐米,每當炊煙四起滿載而歸。當月落柳梢時,勞累了一天他們才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他們的小床下放著磨好的長鉤刀、籃子。第二天,假若是晴天,天氣依然炎熱。雞熱得——狗熱得——蟬熱得——槐鄉的孩子可不怕熱,他們——男孩——女孩——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又是——月落柳梢——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們又將投入到火熱的勞動中…… 每年的八月,每年八月里的晴天,槐鄉的孩子都是忙碌的,但也是快樂的,因為勤勞的他們不想向爸爸媽媽伸手要錢,他們上學的錢是用槐米換來的。他們有勞動相伴,有快樂相隨,他們的生活離不開槐樹,難怪課文一開頭就說——生讀第一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