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書所見》課堂實錄
師:哪些東西是詩人所見呢?
生:捉蛐蛐。
師:用詩里的話就是——兒童挑促織。還有嗎?
生:動客情。
師:動客情是詩中的感覺,見,看見、聽見。
生:他住在江上聽見一陣秋風吹過。
師:你聽見了“江上秋風”,但要注意他不是住在江上,是住在江邊。
生:夜深籬落一燈明。
師:(師板書:—燈)這里的“一燈”是哪里的一燈呀?(師板畫籬笆)籬笆里,小朋友在捉蛐蛐,點在一盞燈,它的里邊不可點燈,旁邊可以。
師:“籬落”,我們在哪些詩見過?出示:月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生齊讀
師:這些“籬落”都是“籬笆”的意思。看到的說了不少了,還有聽到的嗎?
師:“蕭蕭”是什么呀?(師板書:蕭蕭)對了就是風的聲音。繼續說,還有什么?
師:剛才小朋友說的這句不僅有蕭蕭的風聲,還有什么?
師:對了,“梧葉”就是梧桐的葉子。
師:老師還有個疑問:“兒童挑促織”是作者親眼所見嗎?不管是不是,都要從課文里找依據。
生:“知”就是“知道”的意思,不是肯定有。
師:他到底是看到什么,才知道有“兒童挑促織”?
師:他看到籬笆旁有一盞亮著的燈,才知有兒童在捉蛐蛐呀。原來后一句,要先解釋“夜深籬落”,再解釋“兒童挑促織”呀。
生:他看見籬笆旁邊亮著一盞燈,知道了兒童在挑促織。
師:說得真好,你們也來試試!
學生自由說。
(一)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1、蕭蕭梧葉
師:我們理解了古詩的意思,一定會讀得更好!接下來,我們逐字逐句來讀,肯定會把這首古詩讀好、讀得美美的。
師:蕭蕭是一個擬聲詞,是風的聲音,風有時候很柔和,比如說習習的涼風;風有時候很凜冽,比如說呼呼北風。秋天的風給你什么感覺?
生:溫柔。
師:溫柔?又跟夏天的風一樣嗎?
師:秋風不那么凜冽,但已有一點冷冷的感覺。那這樣的風怎么讀出來呢?
師:可以讀得輕,還可以把音節拉長一點
師:帶著一絲涼涼的秋風吹過梧葉,會怎么樣呢?
師:秋風像蝴蝶一樣落下來,也許它們在樹上搖擺,發出沙沙的聲音,風吹過樹葉,它在沙沙地響。也許像同學們所說,樹葉落下來,發出“蔌蔌”的聲音,這就是“蕭蕭樹葉”。
生讀
師:你看,秋風的韻味出來了。
生讀
師:把這個詞再拉長一點!(手指:蕭蕭)
2、江上秋風;理解,誦讀
師:你們把秋天的寒意都帶過來了,加上“江上秋風”,誰也能這么讀。
生讀
師:聽到你的朗讀,我已感到秋意。
生齊讀
3、討論:為什么詩人覺得蕭蕭梧葉送來寒聲?
師:江上秋風帶來陣陣秋的寒意,詩人感受到這些,他想到了很多。葉紹翁的家鄉在福建,可是這個時候他居住在杭州,他已經好多年沒回到家鄉了。住在西湖江畔,他很思念自己的家鄉,對于這個村莊來說,葉紹翁是誰?
生:客人。
師:對,他只不過是這里的一個客人,這里不是他的家鄉,這樣的夜晚,他怎能不動感情?
你知道他動了怎樣的情?
生:想念自己的故鄉。
生:想念自己的父親、母親。
……
師:怪不得他覺得這樹葉這秋風都送來了陣陣寒意。同學們,他僅僅是身體寒嗎?還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