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教案
一、教學目標: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7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 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積累文中的語言。
二、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同學們,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 一群愛花小姑娘 身體雖小手藝強 辛勤勞動創財富 又蓋房子又做糖 .(打一昆蟲) 學生猜謎語。
提示:有關蜜蜂的資料誰能站起來和大家交流一下?學生交流。反饋評價。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課《蜜蜂》。它的作者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難讀的字詞多讀幾遍。
2、檢查詞語:(詞語以歸類的形式出示)
無論 試驗 證實 紙袋 遙遠 包括 檢查 本能 沿途
四面飛散 減少阻力 迷失方向 超常的記憶力
幾乎 大概 推測
準確無誤 確確實實
①檢查讀音:指名小老師領讀,其它學生跟讀——齊讀——開火車讀
②詞語歸類:“幾乎、大概、推測”是表示猜測的詞語,并請學生例舉所知道的類似的詞語。
“準確無誤、確確實實”是表示肯定的。
3、檢查讀課文:難讀及易讀錯的句子的預設
那些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
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三)、學習新知
1、請同學們打開書14課,自由讀課文了解大意,完成下列填空。(出示)
課文介紹了蜜蜂在 ( )環境中也總是可以自己( )的現象。作者通過試驗證實了蜜蜂有( )的能力。
學生讀課文,填空。 指名學生填一填,讀一讀。
2、同學們知道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就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了作者如何驗證蜜蜂有沒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這件事的。
板書:蜜蜂 辨認方向?
正是這小小蜜蜂無論被拋棄到哪里,它們總是可以自己回到原處。這使作者產生了研究它的濃厚興趣。
板書:產生興趣
3、下面,我們就根據閱讀提示要求來學文。注意邊讀邊想邊批注。
出示閱讀提示:
(1)讀課文,想想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認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哪些準備?放飛蜜蜂時,所觀察到的情況是怎樣的?得出了怎樣的結論?
(2)從作者的做法里,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大家可以按小組學,可以相互交流討論,一會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4、學生匯報交流,師板書。
準備: 觀察:
(1)、捉蜜蜂點數量 (1)逆風而飛
(2)、做記號裝紙袋 (2)飛得很低
(3)、安排女兒等候 (3)環境陌生
(4)、走出兩里多路
提問:作者通過認真地準備,仔細地觀察得出了什么結論呢?
學生回答。
板書:蜜蜂 辨認方向!
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引導、評價。
5、師小結:
作者的這個結論是建立在細心觀察,認真思考的基礎上的。這充分體現了作者嚴謹的科學精神,做事考慮周全。并且對蜜蜂充滿了喜愛、關切之情。
6、師:誰能談談本文給自己了什么啟示?。
四、總結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
法布爾出生于法國南部山區一個貧苦家庭。是對動物,植物的興趣把它帶入了科學研究的殿堂。他沒有上過正規大學,主要靠自學成才。法布爾的成功來源于他科學嚴謹的態度和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像法布爾那樣做事抱著嚴謹的態度,像蜜蜂一樣勤勉一生。相信每個同學都能釀出屬于自己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