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生匯報。(在匯報過程中,引導學生總結孔子的品行:謙虛好學,不畏艱辛,求知若渴;老子的品行:愛護晚輩誨人不倦。并相機指導朗讀。)
(4)學生談感受。
師:同學們,學了這一課,對于我們今后的學習生涯有什么啟發呢?
三、教師總結
四、拓展活動
背誦孔子的著名言論,積累名言。
五、生字指導:(較難的字,教師書寫演示)
“塵”: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迎”:里面不是“卯”或“印”。
“等”:橫畫有長短變化,橫畫間距勻稱。
“授”:右邊是“受”,不是“愛”。
六、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有關孔子、老子的更多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體會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2.通過準備實踐活動,制定合作計劃,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思維。
教學流程
一、復習引入
1.聽寫生字詞并認讀。同桌交流記憶生字的方法。
2.提問:孔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引入: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二、感悟老子的為人
1.用上節課的方法,邊讀邊劃出能表現老子品行的句子。
2.全班交流:
(1)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感悟品行:愛護晚輩
(2)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感悟品行:誨人不倦
3.自由練讀課文的第2自然段。
“迎候”和“等候”兩個詞語可以調換嗎?怎么理解呢?
“拜訪”和“拜見”呢?
4.生讀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提醒學生讀好交往時表示態度的詞語以及禮貌用語)
5.師引讀,演讀感悟,推薦小組演一演,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三、讀書匯報(二選一)
1.學生結合搜集的資料,從多方面介紹孔子和老子(利用教材中的資料談談)
2.摘抄文中你最喜歡的句子。
【鼓勵學生自主匯報,培養學生的語感,積累學生的語匯。】
四、拓展活動
孔子、老子是我國的大思想家,分別創立了儒家、道家學說。為了了解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我們準備開展“燦爛的文化”這一活動,開啟傳統文化的大門。
1.自由分組。
2.明確責任:推薦組長,負責小組活動。
3.商定方案:商定內容、活動,具體分工,形成方案。
【拓展活動不僅讓學生去發現傳統文化的精髓,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綜合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五、課外實踐作業
開展“燦爛的文化”這一綜合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