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學案例及反思
師:看完這美麗的夜景,你的感受如何?
生1:香港像個不夜城。
生2:我記得我們學習過北京一課,知道北京夜晚燈火輝煌。今天看到香港的夜晚是更加的璀璨。
生3:香港的夜晚就是燈的海洋。
師:(燈的海洋,板書)海洋是無邊無際的,而香港成了燈的海洋,說明香港的燈特別多,特別亮。
師;文章是怎樣描寫香港的夜景。(找相關的句子)
生1:港灣里閃耀的燈光,像五顏六色的焰火濺落人間。
生2: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車燈,如同閃光的長河奔流不息。
師:反復朗讀三句比喻句。
師:跟老師一起來讀一讀。
(師引讀:……成了……
……像……
……如同……)
師:香港是那么著名,那么迷人,那么耀眼。所以我們說“香港,真是——
生:真是一顆璀璨的明珠。
師:讓我們懷著贊美之情來一起贊美香港吧!
生: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師:香港在經歷了100年的滄桑后終于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我們為我們的祖國擁有這樣一顆無比璀璨的明珠而感到驕傲和自豪,F在就讓我們一起用歌聲來贊美(放音樂)
生:歌唱《東方之珠》
師:愿香港的明天——
生:會更好。
四,課后延伸,展現才能。
1、愛寫作的你,不妨寫寫你“游”香港的感受。
2、愛畫畫的你,不妨畫出香港給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3、愛朗誦的你,不妨有感情的讀出香港各旅游地景色的特點。
4、愛文學的你,不妨摘錄文中優美的語句。
板書設計:
萬國市場 應有盡有
香港,璀璨的明珠
美食天堂 一應俱全
海洋公園 舉世聞名
璀璨夜景 燈的海洋
教學反思:
1,情景再現,突破重難點。要領會語言文字的美,必須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語言的情境之中,通過視聽教材和語言文字的有機結合,就能把學生帶入文字描繪的情境之中,使學生體驗文字的美。課前通過視頻錄象讓學生感受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那激動人心的時刻。教學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課件創設了去香港親身旅游的情境,讓學生能觀其境、聞其聲,觸景生情,完全置身于課文所描繪的情景之中。而學生手中的語文書變成了旅游手冊,他們在飛機上興致勃勃的閱讀著“旅游手冊”,準備著一會兒的“香港之旅”。當學生們看到美味佳肴、海洋公園、香港的夜景這些真實影像,也仿佛置身于其中,真正體會到了香港的迷人。
2,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我始終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體,二至五自然段的教學設計體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教師緊緊圍繞“萬國市場,美食天堂,旅游勝地,美麗夜景”這些內容,引導學生讀、思、議、找,全面參與學習過程,培養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之達到了閱讀教學中“自悟自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