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興安嶺》多媒體教學設計
教師:好了,來匯報一下你們討論的成果吧!先請大家做一個填空練習。
〖課件演示〗 請按課文原文填空。
學生:在電腦上打字。
教師:這里的“郁郁蔥蔥”是什么意思?
“封”說明什么?
為什么用“擋”這個詞?
為什么說這里是一座“大花壇”?
比較一下“春天”和“夏天”的樹木有什么不同?
五、學習“秋冬”兩段(體現教師的“放”)
教師:小興安嶺夏天的樹木長得郁郁蔥蔥,到了秋天和冬天又有哪些特點呢?你們想自己學會這部分課文嗎?
我們在學習“春天”和“夏天”兩段的時候,是用什么方法學習的?(總結學法)
〖課件演示〗 學習方法。
學生:同學們在網上學習“秋天”和“冬天”兩部分。學生返回到學習主頁,單擊“秋天”或“冬天”的氣球,按提示學習這兩部分內容。
〖課件演示〗 1、請你默讀描寫秋天和冬天的兩段文字,邊讀邊想:課文各描寫了小興安嶺的秋天和冬天的哪些景物?是怎么描寫的?再讀讀你喜歡的句子。
2、秋天和冬天的數目與春天和夏天有什么不同?
3、為什么在描寫四季景色時都要寫到樹木?
(屏幕出現“秋天”和“冬天”兩段文字,學生按“繼續”鍵學習。)
六、回歸整體,深化總結
教師:1、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小興安嶺給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
2、第二段是圍繞哪句話講的?
3、這句話就是這一段的重點句,我們就用這句重點句概括這段的段落大意。
教師:1、這段是怎樣安排材料的?
2、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分別說的是什么意思?
3、我們再看全文又是怎樣安排材料的?
〖課件演示〗
七、歸納段意的練習
教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用重點句概括段意的方法,你們掌握了嗎?老師這里還有兩段文字,你能試著概括一下每段的段落大意嗎?
〖課件演示〗 第一篇:放風箏
天空中的風箏越來越多,熱鬧極了。
一只美麗的“大蝴蝶”,橘黃的身子布滿墨綠的斑紋,呼扇著翅膀徐徐上升。那金黃色的“小蜜蜂”,翹著兩只綠色的翅膀,好像在百花叢中飛來飛去。那鮮紅的“大金魚”,尾巴一擺一擺的,好像在水里游。還有那精致的“小衛星”,閃著金光,仿佛在宇宙中飛行……
〖課件演示〗 第二篇:蟹爪蘭
教室的生物角有盆蟹爪蘭,非常美麗。
遠遠望去,蟹爪蘭的莖一順兒朝下,就像一頂撐開的小綠傘,下面還繡著紅色的花邊。我走近去看,只見下面長著一段仙人掌,原來蟹爪蘭是嫁接在仙人掌上的。蟹爪蘭長著許多翠綠色的莖。每節莖都是橢圓形的,扁平的,非常光滑。莖的邊上像鋸齒似的。
莖一節一節連起來就像螃蟹的腳。在莖頭和節與節之間開著桃紅色的花。有的花盛開著,花瓣有三四層,有的含苞未放,好像小姑娘害羞的臉蛋,通紅通紅的。
八、談收獲體會
教師:這節課我們學完了,你能告訴大家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嗎?
學生:談收獲。
【設計思路及多媒體應用分析】
多媒體的動態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教學要求。
整體感知小興安嶺四季的美景,激發學習興趣。
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便于根據學習需要和速度,自由選擇學習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