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課時課堂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我建議大家把熱烈的掌聲送給這位同學!
生:(熱烈鼓掌)
師:誰來說說,劉老師為什么特別要讓大家為這位同學鼓掌?
生:他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
生:他向雷x、肖學習。
師:對,這些理由都可以讓我們?yōu)樗恼疲墒牵乙蠹覟樗恼七有一個特別的原因——剛才發(fā)言的同學都希望學一學別人的特長或者智慧,而他卻要學習別人的美德。這樣的認識可不簡單,因為學習做人是最重要的。還有別的希望嗎?
生:我希望把飛機和坦克的優(yōu)點集合在一起,制造出一種飛機坦克,不但能飛,也能跑,還能射擊。
師:你的思路打開了,說出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想象。
生:我希望把輪船、飛機和坦克的優(yōu)點集合在一起,發(fā)明一種既可以天上飛,也可以地上跑,還可以水里游的東西。
師:叫什么“新型交通工具”?
生:還沒想好!
師:那你叫什么名字?
生:譚夢遙。
師:那你的“新型交通工具”就叫“夢遙”吧!來,同學們,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這位“夢遙”新型交通工具發(fā)明者!
生:(熱烈鼓掌)
師:同學們,你們的想象很豐富,也很美好。我相信,只要你們善于集合別人的優(yōu)勢,就能成為強者,勝利者。祝大家夢想成真!讓我們再一次讀讀這篇課文給我們的啟示吧——
生: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師:至此,我們從題目“鉆進” 課文,細細地把課文研讀了一遍。我記得上課開始的時候,我們說過,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請大家再讀讀課文題目,看看這個“眼睛”的“眼睛”是什么?
生:(齊讀課題)
生:這篇課文“眼睛”的眼睛是“集合”。
師:同學們,其實,“集合”,不僅僅是一個詞語,也是一門學問,大家到了高年級了,還會在數(shù)學中學到許許多多關(guān)于集合的知識(板書“?”);“集合”,不僅僅是一個道理,也是我們生活中永遠也離不開的法寶,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有了“集合”,我們的生活將更加豐富多彩,你看,我們學習的教室,生活的城市,沒有哪一樣東西不是集合的產(chǎn)物(板書“!”);“集合”,也不光限于相互融洽的事物,有些事物,盡管看似矛盾的,但也可以如矛和盾一樣,可以集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東西(板書“。”)。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帶著這樣三個標點符號(?!。),到生活中去尋找集合的學問、集合的法寶,創(chuàng)造出更多新生事物來。
四、積累言語,存盤兒童所需的養(yǎng)料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大家從課文的題目鉆進課文中去研究,又回到課文題目中來,讀得深透,讀出了滋味,給劉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劉老師已經(jīng)記住咱們班的同學了。大家記住我了嗎?
生:記住了。
師:謝謝大家!不過大家最應(yīng)該記住的卻不是我,而是我們從課文這個“湖”里揀到的語言寶貝。大家再瀏覽一下課文,看看哪些詞語、句子和段落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請把它抄寫在作業(yè)本上,再背一背。
學生抄寫的內(nèi)容主要有:
集合、大顯神威、集于一身、忽然、固然、當然、哇哇直叫、亂成一團。
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坦克把盾的自衛(wèi)、矛的進攻等合為一體,在戰(zhàn)場上大顯神威。1916年,英軍的坦克首次沖上戰(zhàn)場。德國兵頭一回見到這龐然大物,嚇得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