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樹
質疑:這句話是媽媽說的,媽媽說誰如愿以償?
㈢、誦讀悟情,體會愛心。
1.揭秘"如愿以償"領會金吉婭的可貴品質。
品味媽媽的感動及其原由:
(1)師生誦讀最后一段。
(2)聯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償"。
哥哥、姐姐知道真相后會對妹妹說些什么?
2.呼應設疑,小結解疑:
(1)師生集體感悟。透過"媽媽的這份擔心",我們看到了媽媽對孩子的無比憐愛;透過"媽媽的生氣",我們看到了媽媽對孩子的嚴中之愛;透過"媽媽的提醒",我們看到媽媽平時教育孩子一絲不茍;透過"金吉婭的沉默不語",我們看到了金吉婭對陌生女孩的關愛。
(2)在課文的最后一段找出幾個特別溫馨的詞。
(如:緊緊地擁抱善良仁愛同情體貼如愿以償)
(3)(出示名言:給予永遠比索取愉快。--高爾基)
㈣、感受摯愛,引申創作。
1.課文是寫圣誕節前夕發生的故事,為什么又以"給予樹"為題呢?"給予樹"到底是一種什么樹?(理解詞語"給予","援助中心")給"給予樹"起名,給予樹還可以起名為什么樹?
2.給予樹到底應該種在哪里呢?(種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3.課堂小結:著名作家雨果說:"善良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于偉大的人。"讓我們再一次讀一讀課文最后一段,永遠記住這個善良的金吉婭。
4.小女孩收到這份珍貴的禮物,想給金吉亞姐姐寫幾句心里話,你能幫助她嗎?指名說一說。
5.元旦快到了,你準備用什么方式給你周圍的人送上你的祝福呢?課后寫話練習。
九、作業安排:
假如你是那個小女孩,你打算對金吉婭說些什么?
十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
教學課件、心愿卡片
十一、自我問答
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讀寫結合訓練?
1.從課文的語言中入手尋找讀寫結合的訓練點。
2.從課文的內容上入手尋找讀寫結合的訓練點。
3.從課文的寫法上入手尋找讀寫結合的訓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