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專列》說課設計
一、 教材分析《燕子專列》是三年級下冊第二組以愛護環境為專題的一組課文中的其中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和燕子有關的一個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歐洲的瑞士氣溫驟降,風雪不止。這時許多從南方飛回北方的燕子經過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面臨死亡。瑞士政府得知這一情況后,呼吁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將它們送到火車站,并用帶空調的列車將這些燕子送到溫暖的地方。這個故事很感人,再加上敘述平實,語言淺顯。表現了人類對鳥兒博大的愛心,呼喚人們要保護動物。
二、 教學目標,重、難點
為了更好學習課文,我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歐、洲”等11個生字,會寫“歐、洲、瑞”等14個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
4、感受環境的惡劣,體會燕子所面臨的艱難處境。激發學生對燕子的保護意識。
本課時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描寫惡劣環境的語句,體會燕子所面臨的艱難處境
三、 設計理念
一切語文知識的學習都是建立在讀的基礎之上,只有先把課文讀準、讀通、讀流利了,才能夠繼續進行其它的學習。因此,我采用以讀為基礎,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去完成對詞語的理解、對課文的理解,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在了解瑞士優美風光、氣溫變化之后,告訴學生這里曾發生了一個感人的故事,激起學生聽故事的興趣。并及時提出疑問: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怎么還要用專列送呢?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引導學生進入課文。
(二)、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讓學生在進入對課文重點語段學習之前,掃清字詞障礙,能夠認準生字詞,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對課文整體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同時訓練學生閱讀、歸納、表達的能力。
(三)、重點研讀、理解感悟
這一部份是本節課學習的重點,對課文中描寫環境惡劣的語句進行學習中,通過不斷的、反復的讀,在老師適時的引導下,讓學生讀懂詞語、讀懂語句、讀懂環境的惡劣、讀懂成千上萬只燕子在瑞士境內遇到了麻煩、讀懂燕子處境的危急。再通過讀讓學生把對燕子的著急、擔心表現出來。最后代替燕子書寫求救信。
(四)、有感情地朗讀求救信,總結
這一封求救信融入了學生對燕子的情感。讀,再一次成為表現學生急切希望救護燕子脫離危險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