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新鳳教學實錄──《燕子專列》
生:(齊)“瀕臨死亡”。
師: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嗎?
生:就是突然面臨著死亡。
師:他說“突然”面臨著死亡,有不同的說法嗎?
生:就要接近死亡。
生:馬上快要死亡了。
生:很快靠近死亡。
師:是呀,這些小燕子瀕臨死亡,可見當時小燕子的處境非常──
生:(齊)危險。
師:非常地危險。小燕子的處境到底有多“險”,讓我們到課文的語言文字當中再去體會。請同學們再自個兒讀一讀這段話,你從哪一句話中感受到燕子處境的危險?你把這句話多讀幾遍。
生:再次自由讀這段話。
師:來,這回你先來讀,你想讀哪一句?
生:我想讀──“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師:剛才盛老師聽你在讀這一句的時候,我覺得這個“長途跋涉”你讀得特別有感受,告訴大伙,為什么這么讀?
生:因為那個“長途跋涉”說明燕子已經經過了很多的旅行,非常疲勞了,所以我要讀得重一點。
師:誰跟她有同樣的感受,“長途跋涉”表示──
生:“長途跋涉”這個詞表示路途非常遙遠,指燕子在路途中非常地疲勞。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燕子要飛多長的路嗎?盛老師告訴你們,每年的九月份,成千上萬的燕子就要開始出發到南方去過冬了。你們看──
(投影出示燕子遷徙情景)
師:一路上,它們要飛越大海、高山、沙漠,行程有五千多公里,每天基本上要飛一百多公里,路那么長。你想,燕子飛得辛苦嗎?
生:(齊)辛苦。
師:而且還要跋山涉水,肯定非常疲勞。我想,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你再來讀這句話的時候,肯定對“長途跋涉”更有感受了。誰來讀?
生:(有感情地讀)“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師:是啊,路真長啊!誰再來讀?
生:(極有感情地讀)“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師:飛得真辛苦啊!大伙一起讀。
生:(齊讀)“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師:“饑—寒—交迫”,你們為什么這么讀呀?
生:因為小燕子找不到食物,再說氣溫也是那么的冷,它又饑餓又寒冷,所以饑寒交迫。
師:是呀,它怎么就找不到食物了呢?
生:因為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凍死了。所以燕子找不到食物。
師:你能聯系前面的課文來讀書,真好。是呀,大自然里的生物鏈是環環相扣的,你看昆蟲都凍死了,燕子什么吃的都沒有了,再加上寒冷,真是──
生:(齊)饑寒交迫。
師:饑餓極了、疲勞極了、寒冷極了的燕子正瀕臨死亡,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生:讀這句話。
師:我聽出了你在為燕子著急。誰還想讀?
生:讀這句話。
師:我聽出了你的心情很沉重。誰還想讀?
生:讀這句話。
師:你在為燕子擔心、著急是嗎?體會得真好。同學們,還有哪句話也讓你感覺到燕子處境的危險?請你再讀,再找。
生:“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
師:你是不是很著急,把一個字吃進去了(生漏讀“當地”的“地”),再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