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閱》教學設計與評析
一、[設計意圖]
本課是第六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它講述的是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游行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時,他們的檢閱隊伍獲得大家的一致喝彩。在這堂課中,孩子們在討論是否讓博萊克參加檢閱時有一個矛盾沖突的場面:是讓他參加檢閱,還是把他隱藏起來呢?最后還是關心、愛護殘疾人的想法占了上風,這種決定還得到了孩子們的一致認可。我認為,在這個時候可以把《殘疾人保護法》滲透進來,讓孩子們在認識到波蘭這些孩子們高尚品質的同時,懂得關心、愛護殘疾人是國家法律的一部分,任何人都應該懂法,用法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二、[教學目的]
1、感受大家對殘疾人博萊克的尊重和愛護。
2、明確關心、愛護殘疾人是我國的一條法律法規,任何人都應用法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三、[教學過程]
(一)、學習課文2-9自然段,感受大家對博萊克的尊重和愛護。
1、自讀課文第2-9自然段,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2、交流問題,師總結出以下幾個較有代表性的問題:
①還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但是誰都不愿意第一個開口,怎么誰都不愿意第一個開口呢?
②一件棘手、難辦的事是什么事?
③俱樂部為什么會鴉雀無聲?
④我們把博萊克放在第一排,別人隊為什么會羨慕我們?
⑤當決定讓博萊克參加時,大家為什么會臉露笑容,情不自禁地鼓掌?
3、四人小組根據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
4、師總結出幾個重點問題引導全班討論。
①重要的、棘手的、難辦的事是什么事?(是否讓博博萊克參加檢閱)
②為什么誰也不愿意第一個開口,整個俱樂部為什么會鴉雀無聲?(大家都在思索是否讓博萊克參加檢閱,參加的利和弊在哪里!)
注:引導學生把這些孩子心里的矛盾挖掘出來探討,博萊克是個殘疾人,他參加活動的權力能不能被剝奪,如果不能,你們的依據是什么?(要關心愛護殘疾人,殘疾人也應享有同健全人一樣的權力)由此,師順勢用課件打出《殘疾人保護法》中的第三條“疾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權利。殘疾人的公民權利和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歧視、侮辱、侵害殘疾人。”
讓學生在討論中慢慢知法、用法。
③當隊長要把大家放在第一排時,為什么大家會露出笑容,并鼓起掌來?(對隊長的提議表示贊同,對自己敢于沖破世俗諞見的一種贊揚。)
④總結:由以上幾個問題再次強調關心、愛護殘疾人是一種美德,是國家法律的一部分。
⑤延伸:學了這幾個段落,你有什么啟發?(引導學生從法律的角度提升認識,關心、愛護殘疾人是一種美德,而且應當用這條法律來指導約束自己的行為。)
四、[評析]
《檢閱》這篇課文講述一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游行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時,他們的檢閱隊伍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本節課以學生為中心,打破了以往的傳統教學。
一、師以談話的形式、課前讓生找資料、圖片引入新課,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一環節里,師能把課前準備的圖片放大,在課堂上再亮一亮,這樣會讓生更了解檢閱。
二、師在指導朗讀時,注重培養學生讀的語氣,并重點指導讀第12自然段,體會博萊克的自信、自強,和指導讀第6自然段,體會隊員們的心里矛盾。在這一環節里,可以假設生就是博萊克、隊員,你會怎么做?讓生親身體驗一下,再深入學習,這樣是不是會比較好。這是我個人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