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年級
三年級 科目 語文 教師 陳文娟 時間 一課時 課題 12 想別人沒想到的 知識目標:a正確認讀“召集、駱駝、得意、禁不住、恰好”等詞語; b正確理解“密密麻麻、 連綿不斷、若隱若現、恍然大悟”等詞語。 c默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 智能目標:a 思維能力b 觀察能力
c 自學能力
d 口語交際能力
e 朗讀能力 非智能目標:a 產生學習興趣
b 肯定情感的培養
c 意志品質的培養 思想品德目標:結合生活實踐,培養學生“想別人沒想到的”的創新意識。 課外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仿寫詞語 彎彎曲曲 若隱若現 3、把下面的句子換一種說法:這不恰好表明有數不盡的駱駝嗎? 4、給爸爸媽媽講課文中的故事,在生活中尋找具有“想別人沒想到的”的創新意識的事例。 教學后記 這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所以只要一個課時就可以學完。課文內容學生只需讀幾遍就可理解,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我另外設計了幾個環節,一是以疑問開頭。我在新課前用了一個與課文類似的問題“如何在一張紙上畫出盡可能多的駱駝”導入新課,這個問題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讓他們以濃厚的興趣進入到課堂中來。問:你知道別人是怎么畫的嗎?學生回答后,自然導入到新課:今天,我們也要學習一篇課文《想別人沒想到的》。 二是拓展延伸。學完課文后,請孩子們說說,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想別人沒想到的這樣的故事?學生紛紛舉手,舉出了很多這樣的故事:《司馬光砸缸》、《曹沖稱象》、《愛迪生救媽》我緊接著問:那么你們生活中有沒有什么想別人沒想到的事呢?學生們認真思考,舉出了一些例子。結束時,我又以故事來總結:《深山藏古寺》的故事?讓學生思考。作業也是課文的延伸:你還有什么方法畫駱駝?不足之處:由于前面的課節奏慢了些,學生談自己的生活體驗的時間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