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⑺ “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象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立刻停止”,多么堅決!
三、悟讀,體會“舍生”之勇敢
1、同學們,對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來說,輸血是疼痛的,是可怕的,所以阮恒他──啜泣,他──嗚咽,他──哭泣,但他卻一直勇敢地在控制自己的害怕,掩蓋自己的痛苦。可是,你知道嗎?他啜泣,他嗚咽,他哭泣,不僅僅是因為疼痛啊。其實,課文還有一段。輕輕地反復地用心地讀讀這段話,相信你對阮恒的勇敢會有新的認識!
出示課文結尾一,自由朗讀。
事后,醫生對周圍的人說:“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2、你想說什么?
原來阮恒是以為輸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呀!
3、讓我們再回到課文中去讀讀那些曾經打動你的句子吧,相信你們會讀得更好!。
4、一起來感受阮恒,感受他的勇敢。(出示課文文字,配樂引讀)
“一陣沉默之后──這是一位男孩,名叫阮恒──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后,一根針扎進了他的血管──過了一會兒──“疼嗎,阮恒”醫生問,阮恒搖搖頭,但──醫生又問是不是針扎疼了他,他又搖搖頭,接著──
5、看哪,孩子們,他在顫抖地舉起手的時候,就以為──
他在躺到草墊子上的時候,也以為──
當針扎進他血管的時候,他還以為──
當鮮血汩汩外流的時候,他更以為──
6、死亡的恐懼越來越深,但阮恒卻一直在克制,在掩蓋!孩子們,這是一份怎樣的勇敢啊!這是一份連生命都可以舍棄的勇敢
假如你是那位醫生,你親眼目睹了這樣感人的場景,你會用怎樣的語氣對周圍的人說這句話?
(示結尾一)
是的,假如我是醫生,我要鄭重地對周圍的人說──
假如我是醫生,我要激動地對更多的人說──
假如我是醫生,我要把阮恒牢牢刻在心里,我這樣輕輕地對自己說──
四、品讀,感悟“朋友”之涵義
1、敢于放棄自己的生命,去換得別人的生命,這份勇敢讓所有的人為之動容,但是,他為什么愿意這么做呢?是一種怎樣巨大的力量使他如此勇敢呢?想知道嗎?其實呀,課文還有一段呢。(出示課文結尾二,師配樂朗誦)
醫生轉過身向那個小男孩提出同樣的問題。小男孩回答說:“她是我的朋友。”
2、沒有高大偉岸的理由,沒有滔滔不絕的回答,只有簡簡單單的一句──他是我的朋友。
因為他是我的朋友,所以我──
因為他是我的朋友,所以我──
此時,肯定有兩個字在你們心中像花兒一樣粲然開放,像樹一樣落地生根,那就是──友情(朋友、友誼)
是的,生命雖然可貴,朋友卻是無價的呀!
3、課文還沒有題目,如果請你取題目,你會用什么?
你們的題目都很好,作者和一位同學想到了一塊兒,那就是──
(出示課題,齊讀。)
阮恒口中簡簡單單的幾句話,被用作了文章的題目,你覺得還簡單嗎?請你讀出不簡單。
這么不簡單的幾個字,讓我們把他端端正正寫在課題的位置上!
4、課文寫到阮恒的話就戛然而止了,但我們的想象可以繼續:阮恒的鮮血順著輸血管一滴一滴流入了小姑娘的身體,幾個小時后,小姑娘蘇醒了,得知她休克時這感人的一幕,她會?很多年過去了,小姑娘長大了,回首往事,她感慨萬千,她會怎么說?請你選擇一種情景,展開想象,寫一兩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