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謎
5、古往今來,為了探索月球的奧秘,人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197……
(出示阿姆斯特朗首次登上月球的視頻)
當他首次登上月球時看到了什么,你能猜猜他當時的心情嗎?
(讓我們帶著這們的感受再讀一讀這段話)指名讀——師生對讀(兩名宇航員在……
4、讀到這里,你有什么疑問嗎?
(學生質疑。如,月球上為什么會有那樣奇異的景色?月球上的環形山是怎樣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沒有任何生命嗎?)
板塊二:猜想未曾解之謎
過渡:月球的表面如此奇異,難怪同學們會產生這么多疑問。實際上,不僅是同學們,就是科學家們,對月球也有許多未解之謎。請同學讀3—6小節,邊讀邊想,科學家做了哪些實驗?產生了哪些疑問?
預設:
1、學習第1個實驗
(1)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第1個實驗,誰再來給大家讀讀這個實驗。(指名讀)
(2)“一下子”“都”死在了月球塵土里,你有什么感受?(多神奇啊!)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3)面對這樣的實驗結果,你有什么疑問嗎?
(4)把你的疑惑大聲問出來。
(4)看,細菌在月球塵土里,一下子都死了,你想問——我們都想問——
(5)引讀:我們把細菌……,就猜測(難道……)
(6)讀到這里,你還想把什么放進月球塵土里研究?
2、學習第2個實驗
(1)科學家還做了什么實驗?再請一個科學家說
(2)課文通過什么說明方法來寫清楚的呢——男女生對讀(男生讀水藻部分,女生讀玉米部分)
(3)通過比較,你有什么疑問嗎?難道……為什么……
3、剛才兩個疑問,你能解決嗎?你呢?老師也不能,科學家也不能,真是令人——(費解)什么叫“費解”呀?你能讀出自己的感受來嗎?自己練一練?(皺眉頭,搖搖頭,加強語氣)
讀“這一連串的實驗結果……”
4、科學家對巖石的研究結果是什么?
(1)、指名讀——誰比他說得更清楚?
(2)、作者在這里用了哪種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
說明文中的數字很重要,它是用來說明問題的,所以讀的時候一定要清楚、明白、實在。
月球的年齡研究出來了嗎?(強調:估計)
從“估計”我們知道月球的年齡有可能比地球年齡大,也有可能小,還有可能是一樣的。難怪,我們會提出這樣的疑問——難道……(引讀)
6、面對這一個個月球之謎,你感覺怎么樣?
出示“這一連串的實驗結果……”
7、月球上還有未解之謎嗎?從課文的哪里告訴我們(……)
四、總結
月球之謎可真多,面對這一個個謎,我們該怎么辦?(探索)是啊!我們國家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月球的探索。看,2007年10月24日,我國發射了嫦娥一號探月衛星(出示嫦娥奔月視頻)到2010年,我國將發射嫦娥二號,繼續探索月球的奧秘。希望我們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我們也去探索月球,去解開一個又一個的謎。
最后,送大家兩個字。“奧”、“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