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便捷、購物、屏幕、輔導、賀卡、羨慕、便宜、戀戀不舍、奇妙”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文章特點,初步認識網絡的用處。
3.對信息技術有較大的興趣,能把信息技術在實際生活中去應用。
新課標:“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己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主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巧妙地運用多媒體,則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各種能力,使他們要學、會學、敢學、樂學。
教材地位:這篇課文以“我”的親身感受告訴我們網絡的用處,反映了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本課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要求學生能夠默讀課文并能夠感知課文的中心內容。通過學習這篇文章,讓學生充分了解網絡已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無處不在。
學生地位:學生此時已能獨立地閱讀文章并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本課重在讓學生在自主、興趣、輕松的學習環境中自由地選擇想學習的內容。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初步了解網絡的用處。
創新支點:巧用樂學
教學準備:
1.織學生課前參觀“網絡教室”,自己親自動手操作電腦登上網絡,了解并搜集有關互聯網方面的知識。
2.網絡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網絡創設情境,激發學習欲望,達到“我想學”,實現興趣化的學習
洛克說:“兒童學習任何事情的最合適時機是他們興趣高,心里想做的時候。”良好的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這樣的學習才會最有效,最主動。巧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聲光同步,視聽結合,直觀形象,給學生的感官以多重刺激,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增強自主意識。
1.情境導入:
師:親愛的同學們,隨著科學的迅猛發展,電腦已走進了千家萬戶,同學們,你們平時跟電腦打過交道嗎?能不能結合你自己的親身實踐或搜集到的資料談談你對電腦的了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電腦網絡的文章。(播放多媒體課件,初步感受網絡帶給人們生活的普遍性的實用性)
生:交流上網的感受
2.初讀課文:
師: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初讀課文,畫出生字詞,看看哪些字容易讀錯或在字形上容易混淆,一些不容易讀準的字音,可多讀幾遍。
師:誰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課文以讀的形式展示給大家?讀完要說說自己通過讀收獲了哪些信息。
二、網絡再現情境,教授學習方法,達到“我能學”,實現自主化的學習
教是為了不教。要讓學生自己學會學習,關鍵一點就應該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他們會學。根據多媒體方便、快捷、靈活、實用的特點,結合閱讀教學以讀為本的原則,
1.再讀課文,引導自主、協作學習
師:多媒體課件出示學習方法,讓學生根據所提供的方法自由選擇喜歡的部分學習。
生:據學習方法或自己學習或小組內合作,選擇喜歡的部分學習。
2.學法實際應用,游戲反潰
師:多媒體課件提供“智力陷阱”游戲,測試學生自主學習的程度
生:學生自己匯報或小組匯報學文時難以解決的問題。
三、網絡定格畫面,喚起學習興趣,達到“我會學”,實現探究式的學習
傳統的教學方法一般是教師認真講解,仔細分析,學生規矩聽講,缺乏創新意識。利用多媒體,能將學生的思維過程和動畫演示有機地結合起來,運用求異思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使學生顯示出不同的帶個性的答案來,敢于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