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謎》課堂實錄及評析
片斷二:
師:你認為哪句難讀?誰來讀讀?
生:“是呀,這一連串的實驗結果多么令人費解呀!”
師:這句話確實有點難讀,誰來幫幫他?
再指名生讀這句話。
師:你讀的真有感情!
師: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生:“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
師:這句話很長,確實不好讀,誰再來讀讀?
指名生讀
師:你把3個帶拼音的字,都讀準了,真不錯。
師:我想聽聽女同學讀讀這句話。
師:讀的可真有感情!
生:……
【評析:閱讀教學首先要讀準字音,其次要做到不重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顛倒、即讀通讀順,讓學生切切實實過好“認讀關”,由讀的不完全正確到讀正確,讀的不大通順到讀通順、流利,讀的比較平淡到讀出感情,真正經歷“與文本對話的過程”。】
片斷三:
課件展示月亮清幽圖片,談感受。
師:是呀,多么迷人的月色呀!老師眼前仿佛展現了這樣一副畫面:
課件展示月亮清幽圖片(配有音樂、師朗誦: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朗誦完后,音樂猶在)同學們,當你看到這么迷人的月色,你有什么感受?
生:月色真美呀!
生:這幅畫面真迷人!
師:是呀,皎潔的月光,迷人的夜色,多美呀!我們來一起讀讀這句話。
(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
師:望著這迷人的月色,你會有哪些美好的遐想呢?
生:我想看看月宮中那位仙女和她的玉兔。
師:你還知道嫦娥奔月的傳說故事,你的知識面可真豐富。
生:我想到了中秋節我們全家在庭院里賞月的情景。
師:品著美味的月餅,望著美麗的月色,多么愜意呀!
生:我想到了有很多詩人留下不少關于月亮的詩句,“秋月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師:你還能背誦孟浩然的詩句,可真了不起!
生:我想要是我們能到月球上去住那該多好呀!
師:你的想象真大膽!(師播放人類遐想的內容,邊看教師邊解說:古人對月冥思,曾寫了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千古佳句,還留下了嫦娥奔月的古老傳說,現代人對月球也充滿了向往,介紹未來月球的圖片,學生觀賞)
【評析:創設情景,讓學生充分感覺夜幕降臨下夜空迷人的月色,音樂的運用,實現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由感受月色的美到體味文本的美,學生展開下遐想,收到了引人入勝的效果。】
片斷四:
師:這是人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哪兒來的?上面有些什么東西?它跟地球一樣嗎?它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世界呢?那我們就從書中找找答案,同桌對讀第二自然段。
生: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卻灑滿燦爛的陽光。
師;是呀,黑沉沉的,誰再來讀讀這句。
(再指名讀)
師:聽了你的朗讀老師已經感受到了天空是黑沉沉的,但是月球表面燦爛的陽光我還沒感受到。誰再來讀?
(再指名讀)
師:我想聽聽男同學讀讀這句話。(男生齊讀)
師:讀的真不錯!還從哪些地方知道了月球的景色?
生: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和環形山,沒有水,沒有空氣。
師:月球上的景色這么奇異,誰再來讀讀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