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嫦娥》教案
教材簡析:《嫦娥》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關于此詩的解釋,過去的注家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歌詠女子學道求仙,有人認為是歌詠意中人的私奔,有人認為是直接歌詠主人公處境孤寂,有人認為是借詠嫦娥另外有所寄托。一般認為是歌詠幽居寂處,終夜不眠的女子,借嫦娥飛月的故事抒寫了身處孤寂中的感受。這是兩首想象豐富、流傳很廣的古詩。前者淺顯易懂,后者內涵豐富,都涉及到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故事,教學時要區別對待,把握尺度。詩歌本來就是一種較之其他文體更凝縮、更含蓄的文學樣式,李商隱的作品在這方面更為典型。對《嫦娥》的多義不必給學生講解,只要弄懂詩的大意并能背誦就可以了。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認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能力目標:背誦古詩,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能用自己的話講講嫦娥奔月的故事。
情感目標:體會作者與嫦娥相似的經歷和感受
教學重難點: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
教具:多媒體課件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口語訓練:誦讀練筆,師適時評價
二、導入:你們把月亮寫得那么美好,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關于月亮的傳說也很多,你們看我還帶來了一位朋友,她邁著輕盈的步伐向我們款款而來,(出示嫦娥圖片)她是誰?你怎么知道她是嫦娥?她是怎么到月亮上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有關嫦娥的詩。(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三、初讀感知、
1這首詩的作者是李商隱,(簡介作者)。現在咱們就隨著作者的文字,去了解嫦娥。請你在老師規定的時間內把古詩能讀幾遍就讀幾遍,并想辦法掃清字詞障礙。
2、看來大家讀的都不錯,想必早把字詞障礙掃清了,(指名回答)當你遇到障礙的時候你用的什么方法解決的?(再指名回答)那我們的清障工作現在開始。
1)加音讀
2)去音讀
3)單字自己組詞讀
4)學寫生字,同桌互看。
四、深入理解
1、現在我們來讀讀詩中是怎樣描寫嫦娥的吧!請你再讀古詩,看看嫦娥生活的環境是什么樣的?
預測:1)直接找出屏風、燭影、長河、沉星。引導你是從哪看出來的?找出前兩句。
2)找出前兩句
2、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嫦娥生活的地方什么樣嗎?解釋前兩句。
3、嫦娥生活的地方給你的感受是什么?
預測:1)直接說出寂寞、孤獨。
2)引導:在這么大的宮殿里只有這些沒有生命的東西陪伴,如果是你,你會感受到什么?
4、你能帶著這種孤獨苦悶的心情讀一讀嗎?先試著自己讀一讀。后指名讀。齊讀。
5、是呀,嫦娥每天只能和屏風燭影作伴,看見的只有天河沉星,聽他訴說苦悶的也許只有那只小白兔了。那她為什么會落到如此地步呢?
預測:1)因為她偷吃了靈藥。
2)引導:請你從詩中尋找答案。
6、是呀,嫦娥偷吃了靈藥,這就是老師提到的有關月亮的一個傳說了,你們想不想看看嫦娥怎么到月亮上的呢?(想)課間休息放嫦娥奔月的視頻。
7、這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偷吃靈藥以后什么心情?(后悔)是呀,她每天只能眼見—碧海青天(課件出示圖片幫助理解碧海青天)每晚感受到孤獨。(出示后兩行)請帶著自己的感受讀一讀。
8、我聽出了嫦娥的苦悶,詩人也有同樣的感受,詩人寫的嫦娥生活的地方是他親眼看見的嗎?(不是)而是他(想象出來的)那嫦娥后悔偷靈藥是她告訴詩人的嗎?(不是)那也是詩人(想象出來的)。詩人能想象出來正是因為他的處境和嫦娥一樣孤苦而寂寞。請你幫助詩人把這種寂寞用誦讀的方式排解出來好嗎?(齊讀)
誰想單獨試試?(指名配樂讀)
五、知識遷移、拓展。
1、從這首詩中你讀懂了什么?
2、那你又能聯想到什么?
預測:1)月亮(出示有關月亮的古詩引出月亮表達思念)
2)神話傳說
3)節日(引導中秋節。出示有關節日的古詩)
4)嫦娥1號(出示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