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豹》教學設計及反思
2.就這樣,誰接著讀西門豹的表現?指名讀、談理解(客氣中的強硬)
等了一會兒,西門豹對官紳的頭子說:“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說完,也叫衛士把那個人投進了漳河。自己讀一讀。
3.出示下文引讀:西門豹面對著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員都提心吊膽,連氣也不敢出。他們在想:。
4.這時,西門豹(顯得不耐煩了)說:“怎么還不回來,請你們去催催吧!”師接讀:這些官紳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跪下來磕頭求饒,把頭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門豹說……(指名讀)過了一會兒,他才說……(指名讀)
5.連讀10-12,想像當時情景。
6.漳河邊上這些老百姓,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剛剛被救的女孩一家人,也有女兒已經被害的百姓,此時他們心里在想些什么?寫一寫、交流。
7.是呀!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紳……(引讀)人禍解決了,此刻,你又認識了怎樣的西門豹?
8.天災呢?齊讀14段。
五、總結全文,提升認識
故事讀完了,你喜歡他嗎?佩服他嗎?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說:“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意思是:具備這三方面品質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西門豹正是有對百姓的仁愛之心,有向迷信、惡勢力的挑戰之勇,更有行動之智,(板書)因此他的故事被寫進《史記》,流芳千古。
六、作業
講一講西門豹的故事
《西門豹》教學自評
《西門豹》是一篇歷史人物故事。教學目標是:通過了解西門豹懲辦首惡,教育百姓的經過,認識西門豹是一個具備“仁、智、勇”三種可貴品質的人才,即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三達德”;學習抓住人物表現體會人物品質的方法;培養學生閱讀要有一定速度的意識。教學難點是理解西門豹為什么要將計就計。教學過程中我有三點主要做法力求達成目標。
一、抓語言文字讀書感悟
在給河伯取媳婦這天,西門豹以新娘不漂亮為由把巫婆扔進了漳河。我抓住三個“不”和“麻煩”一詞引導學生揣摩西門豹的語言,體會人物說的話在語氣上很客氣、在做法上又很強硬,使巫婆無法拒絕、也無法反抗,將計就計除掉了這個首惡,從而認識西門豹所具有的智慧。
二、抓想像訓練表達
教學中設計了兩處想像:一是巫婆、官紳頭子被投進漳河之后眾多官紳的想法;一是事件結束后百姓的想法。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的同時讓學生把讀懂的用語言表達出來,加深對西門豹這個人物的認識。
三、用板書突破難點
通過板書整理的關系圖,使學生認識在當時百姓迷信思想嚴重,所以任由官紳、巫婆擺布,西門豹沒有馬上采取行動,正是為了破除迷信、懲治惡人、教育百姓。
不足之處是事件結束后百姓的想法這一處想像設計了寫的訓練,但課上由于時間所限,沒有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