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追日》教學設計
(學生朗讀古文)
3、古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對照著課文,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古文的意思。
機動:還有點時間,請把課文中想象神奇、描寫精彩的句子摘抄在自讀卡中。課后,請完成自讀卡中其他的內容。
《夸父追日》自讀卡一、我能填。
自然段追日的過程精彩的描寫12345
二、我能寫。
例句:山的南邊,有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變成的。樹上味道鮮美的桃子,給追尋光明的人解渴,使他們信心百倍,奮勇前行。
山的 ,有 ,那是夸父的 變成的,給追尋光明的人 。
三、我能讀。
夸父與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飲,飲于河、渭③;河、渭補足,北飲大澤。未至④,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⑤。
——選自《山海經》
①【逐走】:競跑、賽跑。
②【入日】:追趕到太陽下山的地方。
③【河、渭】:即黃河和渭河。
④【未至】:還沒有到達。
⑤【鄧林】:“鄧”“桃”古音相同。“鄧林”即桃林。
◆資料袋
黃河:中國古代也稱“河”。流經9個省區,河道全長一萬多里,是世界上第五長河。
黃河的流量達到了580億立方米,足夠鄞州區用上整整六百年的!
渭河:又稱為渭水,黃河的最大支流,位于陜西省中部。它全長一千六百多里,流域面積達十多萬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