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北師大版,表格式)
教學內容: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 理解課文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理解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教學難點:本課中詞語句子的理解以及文字背后更深層次含義的理解教學道具: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第二課時第 二 課 時教 學 程 序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 一、創設情境,激情引入1、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份禮物,你們瞧,(播放課件)這是什么?2、你們知道楊利偉是誰么?3、認真聽,夏雪小朋友想通過信,表達什么呢?老師讀,并思考。1、認真觀看并回答。(夏雪小朋友寫給楊利偉叔叔的信)2、勇敢回答。(航天英雄)3、認真聽并回答。(表達對楊利偉叔叔的敬佩之情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信可以傳遞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實感,使人與人的心更接近,情更相連。讓我們一起走進《信》這篇課文,看看作者都替誰給誰寫了信?邊讀邊畫。2、(課件出示)填一填。誰來試著填一填?1、自由讀文并勾畫 2、踴躍回答。 三、精讀課文,交流感悟1、你們喜歡這首詩么?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讀給合作伙伴聽,說說你讀懂了什么?2、誰想讀給大家聽,說說你讀懂了什么?(課件出示學生喜歡的小節,進行指導朗讀與引導理解)1、到四人小組交流喜歡的小節。2、匯報、交流、評價。 四、誦讀課文,指導背誦1、這么美的詩我們試著背背好么?同桌采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來背誦。2、可以背喜歡的小節,也可以背整篇課文,誰愿來試試?1、同桌互背課文。 2、踴躍舉手,有感情地背誦。 五、拓展延伸指導仿寫1、如果讓你給別人寫信,你最想寫給誰?2、仿照詩歌的形式,動手寫一寫,注意用心、用情。3、小結:一封封小小的書信,包含著濃濃的情意,讓我們用我們的一雙手、一顆火熱的心給周圍的人寫一封信吧。1、小組交流、匯報。2、仿寫詩歌,交流、評價。3、認真聽。 板書設計:雛鳥 媽媽花朵 蜜蜂大海 小船云,樹 云、樹自己 自己
用心、用情信 教學反思: 我所執教的是北師大版第六冊第十一單元《信》這篇課文。本課是一首詩歌,作者以兒童獨特的眼光和視角觀察、描述這個世界,表達了一個剛學會寫信的孩子的美好愿望。對學生來講,內容理解沒有太大的困難,主要是在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體會課文深層的意蘊。因此,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并談感悟上。體會“信”是人真實感情的流露,是人與人之間心靈溝通的紐帶。課后,我覺得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如:學習詩歌的第二小節時,我通過形象生動的課件使學生明白了什么是雛鳥、回巢,但我只是讓學生去讀,沒能引導他們明白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圖是天色已晚,媽媽還未歸巢,雛鳥擔心安危,這說明雛鳥愛深厚感情。使得教學內容都是蜻蜓點水,流于形式。《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而在本堂課中,我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進行自由朗讀課文,卻沒能很好的搭建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與交流,以至學生與作者之間產生的情感共鳴不夠。 其次,我對教材的分析還不夠透徹,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中出現的“破折號和省略號”的作用,這都說明語言文字訓練還不夠火候,還沒有處理好預設和生成的關系。假如今后再執教此課,我會加大朗讀的指導,讓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交流他們個性化的感悟,收到閱讀教學的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