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一課的教后小結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價值觀的過程。”所以,我們更應該重視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使他們在學校里不僅做到“學會”,而且要“會學”。只有在 “學會”的基礎上做到“會學”,才能真正成才。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只有當學生積極想學而又懂得怎樣學習時,他們才可能取得理想結果。”
本節課,我非常重視抓住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的揭示,引導學生經歷并體驗語文學習過程,掌握語文知識形成的規律,學會正確的語文學習和探究的方法。教師與學生共同把學習的過程變成了探尋形成結論和方法的生動過程,引導學生經歷實踐、發現、總結、建構等思維活動過程,伴隨著思維的碰撞、同伴的論爭、知識的比較,獲得結論,總結方法,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