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蹤的森林王國》教案
1、談話:曾經美麗富饒的森林王國無影無蹤了,多么讓人痛心啊!我們不禁要問:當初為什么要砍光森林中的樹木呢?
2、自讀4-7自然段,說說新國王為什么要下令把樹木都砍掉,一開始百姓們態度怎樣,并談談自己的看法。
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理解亂砍濫伐得以實施的原因:一是新國王對特別法令一直“懷恨在心”;二是有人用“建造新型王國”的迷人前景鼓動國王;三是新國王“頭腦發熱”,對大臣們的勸阻“置若罔聞”。在交流中相機理解 “懷恨在心、置若罔聞”。
3、補充閱讀資料,引導學生自由談想法,進一步激發學生保護森林、保護環境的意識。
【解讀:理解新國王“把樹木全砍掉”的命令得以實施的原因是教學的難點,但不是教學的重點,因此主要采用了學生自主讀書,自主感悟,自由談想法談認識的學習方法。補充的閱讀材料選擇生活中與課文描寫類似的“現實案例”,以幫助學生突破理解上的難點。】
五、指導書寫,抄寫鞏固,拓展活動。
1、指導書寫。先讓學生自己觀察生字的筆畫、筆順和間架結構,再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些什么,重點指導“廴”的寫法,然后描紅,練習書寫。
2、抄寫詞語:危害、勸阻、悲慘、調節、聯合、安居樂業、鳥語花香、背井離鄉、無影無蹤。
3、布置作業,拓展活動。(選一項,做一做)
(1)了解我們身邊有沒有亂砍濫伐的行為,小組合作制定保護森林公約。
(2)在地圖上找一找我國的森林和荒漠。
(3)查資料,了解本地森林覆蓋情況和植樹造林情況。
【解讀:將課文的學習與語文天地中的語文實踐活動進行整合,加強課內與課外、文內與文外、閱讀教學與綜合性學習的聯系,注重閱讀活動的拓展與延伸,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和語文實踐能力,以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