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出個性 讀出理性 讀出人性——《狼和鹿》教學設計談
五、對比讀,升華文本
1、回讀課文,全面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狼和鹿》這篇文章,我們目睹了發生在凱巴伯森林的一幕悲劇,這無疑給人類敲響了“保護生態平衡”的警鐘,請讓我們將此牢記心中。
2、閱讀小資料,交流想法。(隨意破壞生態平衡的事例)
[文章大意:在英國有個小島,島上的田鼠比較多,人們為了除去田鼠,就在島上放養了一批蛇。短短兩年時間,島上的田鼠全部讓蛇吃光了。而這時島上的蛇越來越多,他們開始威脅到人們的生活……]
請同學們讀小資料,說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3、閱讀小資料,交流想法。(自然狀態下的生態平衡)
教師可選擇一些純自然狀態中的人文景觀。如課文《神奇的九寨溝》、《索溪峪的“野”》等。
這里關鍵是要讓學生在對比的閱讀實踐中升華文本的內涵,即任何生物體都有生存于自然界的道理,我們千萬不能隨意性地加以破壞,從而使生態失去平衡,這樣的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六、誦讀,超越文本
1、實踐活動。
將《狼和鹿》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告訴他們一旦生態遭到破壞,我們的家園將受到重創。
將《狼和鹿》的故事改編成小小課本劇,組織有興趣的同學來演一演。
應該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讓我們的孩子永遠記住這個歷史教訓。
2、誦讀交流。
讓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圍繞“怎樣保護地區的生態平衡?”這一話題展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