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蘇教版三下教案)
2、指定學生讀,體會小駱駝的自豪。朗讀時突出重點:“沒進”、“一點”。
3、多虧這兩層睫毛呀,擋住了風沙。這么大的風沙,鼻子和眼睛里沒進一點沙子。(板書:擋住風沙)
4、小駱駝你自豪嗎?齊讀第四自然段。
<四>、瞧,小駱駝多自豪呀!假如你是小駱駝,通過這次沙漠之旅,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1、指定學生說一說。
2、小駱駝和你們的想法一樣,我們一塊來讀讀。教師引讀第四自然段。
四、擴展練習、情景練習:
1、后來有一天,小駱駝又去溪邊照“鏡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紅馬,小紅馬說:“瞧,你長得這么難看,還照什么鏡子?”,如果你是小駱駝,你會怎么說?
2、其實,小駱駝值得自豪的地方還很多,讀一讀短文《沙漠之舟》,邊讀邊想駱駝還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地方?
用“我感到自豪的是 ”的句式。
3、駱駝有駱駝值得自豪的地方,我們每個人都有自豪的地方,和大家一塊分享一下。
用“我感到自豪的是 ”的句式。
4、帶著自豪感再讀課文題目。
5、小駱駝跟著媽媽在茫茫的大沙漠中旅行后,切身體會到難看的腳掌、駝峰和睫毛早沙漠中起著巨大的作用。所以不再為自己的“丑”而委屈,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板書: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腳掌 又大又厚 陷不進沙子 駝峰 肉疙瘩
貯存養料 睫毛 兩層 擋住風沙 難看 有用
自我反思:
1、在教案的設計上,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太少。例如:教學3——4自然段時,應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來完成填表的練習,這樣實現學生的主體性。
2、細節的考慮不夠周到,在體會沙漠氣候干燥、環境惡劣時,出示的一組圖片太沒,影響了學生的理解。
3、拓展知識應重視文化的延伸。被成為“沙漠之舟”的駱駝不僅是便利的交通工具,還是不同文化的信使。
評課:
韓國琴: 一點收獲:教學低年級語文以來,一直關注學生的說話訓練。李老師在課上引導學生討論“小紅馬和小駱駝再次相遇時,小駱駝會對小紅馬說什么?”時,提示學生“要說得有理有據,才能讓小紅馬心服口服。”我體會到這樣訓練方式除了訓練學生有條理的說話外,還滲透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和作文方法的教學,長此以往的積累,肯定能讓學生受益匪淺。
丁明清:李老師的這節課上得是生動有趣,讓人賞心悅目。感覺三(2)班的學生不論是從讀書還是發言以及想像力,都是那么得好,好得甚至感覺在某些方面要超過了我們四年級的學生,我想這一定是與她平時花的功夫是分不開的。
一點收獲:李老師的教學設計思路清晰,步步緊扣,學生也是配合得默契有嘉,但是正如課后岳主任課后評課時說的,教案的預設還要著眼于學生的生長點,要多讓學生自主閱讀、學習。如果在一節課上,老師的任何一個問題學生都能很圓滿地答出,那老師在設計教案時還要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上面的這一點。比如最后的那個填空練習就可以在學習課文時自主閱讀填空,之后還可以讓學生比一比誰能概括得準確。這樣的處理就比單純的填空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