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教案3 廬山的云霧
三、細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自讀課文,找出中心句。
2.齊讀中心句,說說這一段是圍繞廬山的云霧哪個特點來寫的。(板書:千姿百態)
3.輕聲讀文,聯系情境,說說“千姿百態”是什么意思。哪些語句寫出了云霧的千姿百態?(讀書回答)
4.再讀課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體地寫出了云霧的千姿百態的。(打比方)
5.齊讀第一句,引讀分述部分: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那些纏繞在半山的云霧~云霧彌漫山谷~云霧遮擋山峰~(感悟總述和分述的關系,體會作者是如何具體描寫“千姿百態”的)
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7.聯系語境說說“籠罩”、“纏繞”、“彌漫”的意思;練習用“千姿百態”造句。
8.小結:這一段圍繞中心句,具體地描繪了云霧在四個不同的位置所呈現的不同姿態,突出了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這一特點。
9.討論學法:畫出中心句——認識云霧特點——理請總分關系——感受云霧現象——練習背誦課文(以讀貫穿學習的全過程)。
四、運用學法,自學第三自然段
五、檢查自學情況(讀、議、背。重點是通過讀議了解作者是怎樣把云霧的特點寫具體的)
六、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七、總結全文
1.配樂朗讀全文。
2.小結:總分的寫法突出了廬山云霧的三個特點——多、千姿百態、瞬息萬變。
3.引導學生逐段背誦課文。
附板書:
10 廬山的云霧
多
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