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兵》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目標預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士對藏族同胞的關心與愛護,感悟藏民與紅軍之間的魚水深情。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士對藏族同胞的關心與愛護。
2.真正理解“要讓我們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句話的含義
設計理念:
本課的課題很值得關注,首先它是重點,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其次它是難點,“菩薩兵”一詞平日少見,也許師生均是第一次接觸。讀懂課文,應從讀懂課題開始,因為題目是文章的“眼睛”。緊扣課題,抓住課文最后一自然段一句話“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在精讀感悟朱德總司令和戰士們的言行時突出這一情感主線,引導學生體會朗讀,學習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士對藏族同胞的關心與愛護,感悟藏民與紅軍之間的魚水深情。
設計思路:
1.反復朗讀課文,從人物的語言和行動中體會感情。
這篇課文重點刻畫了朱德總司令的形象,朱德總司令的思想、情感主要是通過他的語言來表現的,在朗讀的過程中,一定要能夠體會到朱德總司令在不同的場合所說的話中表達的特定的思想和情感,這需要學生調動自己的想象力,設身處地想一想在當時的情況下,朱德總司令為什么要這樣說?這樣說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
2.介紹相關背景材料,使學生對課文產生感情。
課文是將故事放在長征這一大背景下來寫的,可以適當向學生介紹有關長征的一些情況,比如,紅軍為什么要長征?長征途中他們經歷了哪些令人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等等。通過介紹,使學生對紅軍產生懷念之情,敬仰之心,進而對課文產生一種親近感,更好地來體會紅軍的菩薩心腸。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了解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齊讀課題:菩薩兵)通過上節課的朗讀學習,你讀懂了什么?
2.誰能將這件事情連起來說一說?
3.就是這樣一件事,在藏胞們心目中就覺得朱總司令和紅軍戰士們像——菩薩兵
課文中有句話就跟課題是相對應的,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用橫線畫下來。
4.交流出示:他們說:“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
齊讀這句話。
(設計意圖:閱讀能力的一個標志是能否從整體上把握全文。這一環節就是從復習舊知開始,緊扣課題,從整體入手,抓住“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這一情感主線,以開展下面的教學。)
二、緊扣末句,理解全文
1.過渡:我們知道,菩薩是傳說中善良、慈悲、救苦救難而又無所不能的神。為什么藏胞們會說出這樣的話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從課文中哪些地方看出這是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用波浪線畫出相應的句子。
2.全班交流
(1)“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還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辦法動員他們回來呀!”
a.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朱總司令的擔心和著急)
b.朱總司令擔心著急什么呢?
(朱總司令急藏胞們長時間待在深山里,吃住條件惡劣,擔心藏胞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