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兵》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抓住“這么”、“還在”、“怎么……呢”體會朱總司令的著急和擔心。
從“得想……呀”體會朱總司令對藏胞的無比關切。
c、指導朗讀。體會朱德對藏胞疾苦的關切之情。
(2)“這也怨不得他們,他們是讓反動軍隊糟蹋怕了。現在已經是春耕的時候了,節氣不饒人哪,得趕緊幫助藏胞把地搶種上。”
a.讀這句話,交流感受。(“怨不得”:體會朱總司令對藏胞深深的體諒。)
b.朗讀體會朱總司令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關心藏胞疾苦的愛民情感。
(3)“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我們要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a.指名讀,交流體會,理解“盡心盡力”
b.進一步理解這句話的含義:這里的”種子”指什么?(表面上講春耕,實質上是讓紅軍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們知道,紅軍是一心為民的。)
c.指導朗讀
(4)引讀第七自然段——開完會,朱總司令就帶領大家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
(5)小結:從朱德同志的這三句話和戰士們的行動中,我們可以看出這真是——生讀: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
(設計意圖:文章中朱總司令說的這三句話含義深刻,在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由面到點,對有關句子進行深究,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并在探究句義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感。這個環節分兩步走,第一步是找句子,看看學生對語言的敏感度如何;第二步是,交流對句子的理解,提高語感能力,感受朱總司令和紅軍的菩薩心腸。)
3.同學們,這個事情發生在長征途中。要知道長征途中紅軍遭遇的是什么嗎?
(1)請看下面的歌詞,你看到紅軍遇到什么困難了?(出示)
過雪山草地
雪皚皚,野茫茫,
高原寒,炊斷糧。
紅軍都是鋼鐵漢,
千錘百煉不怕難。
雪山低頭迎遠客,
草毯泥氈扎營盤。
風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饑志越堅。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學生交流)
(2)同學們,紅軍在長征途中遇到的危險、困難絕對不止這么多,課后我們可以去看看電視連續劇《長征》,也可以找一些相關的書籍看看,我會在班級圖書角準備一些。
(3)現在我們還是來回到課文。通過這歌詞的描寫我們了解到紅軍在長征途中遭遇的危險和困難,甚至還有死亡。現在到了藏族地區,本想——(休整),但是現在卻——盡心盡力地幫助藏胞們春耕。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4)怪不得藏胞們要說——(出示句子,讀“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
(設計意圖:目的是由“長征”這一背景和朱德、紅軍戰士本該休整一段時間這一特定的時間,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朱德和紅軍戰士菩薩似的心腸。)
4.假如你就是藏胞返回家園,看到干干凈凈的院子、平平展展的土地后,會對紅軍說出一番怎樣的感激的話語呢?假如你是紅軍又會對藏胞說什么?(引導學生想象說話,并進行角色扮演)
(設計意圖: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好表演,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好這一有利的資源。維果茨基說過“利用表演進行教學,本身包含創作的諸因素,促使孩子的思維發展,激發了孩子們的創作意識。”在此讓學生進行角色表演,更有利于學生感受藏胞激動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