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鄉五月獲獎教案一組
(圖片是對文本內容形象化的描繪,此時出示槐花圖片讓剛才形成的模糊畫面變得清晰起來。同時配以舒緩的音樂,使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獲得美的享受。)
2.看到這么美的槐花,你想說些什么呢?指名交流。
3.你們感受到了槐花的美了嗎?誰能讀出槐花的美嗎?指名讀。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逐一出示相應的句子及圖片)
(1)“槐鄉的山山洼洼,坡坡崗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指名讀,從他的朗讀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板書:花美)
抓住詞語“山山洼洼”、“ 坡坡崗崗”、“ 白茫!,指導朗讀。
槐花可真多、真白啊!我們一起來讀讀。
(2)“有的槐花抱在一起,遠看像玉雕的圓球;有的槐花一條一條地掛滿枝頭,近看像維吾爾族姑娘披散在肩頭的小辮兒!
指名讀,這句句子有什么特點?(比喻句)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出示其他形狀的槐花圖)你能根據圖片,用“有的……像……”的句式說句話嗎?
同學們說的真好!你能用一個成語來形容你看到的槐花嗎?(千姿百態…)
無論是近看槐花,還是遠看槐花,槐花都是那么的美。讓我們一起來在讀中感受槐花的美!學生齊讀。
想把這美麗的景色永遠印在腦海中嗎?學生試著背誦句子,指名背誦,男女生背誦。
(美句美讀,這兩個比喻句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了槐花獨特的美。而學生對維吾爾族姑娘的小辮子是陌生的,讓學生單一的從文字中感受這種美是有困難的。因此,由圖到文,從直觀的形象思維到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彌補了學生認知上的空白,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與背誦,幫助學生完成了語言文字的積累。)
b、感受槐鄉的熱鬧:
1.看過了槐花,我們再用耳朵聽一聽,聽見什么了?
出示句子:
“嗡嗡嗡……”小蜜蜂飛來了,采走了香的粉,釀出了甜的蜜!芭九九尽焙⒆觽兣軄砹,籃兒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裝著喜盈盈的滿足。
(1)小蜜蜂,你為什么飛到這兒來呢?(采花粉,釀甜蜜)
(2)小蜜蜂,你一定會滿載而歸的!心里該有多高興啊,與我們一起分享你的快樂好嗎?指名朗讀。
(3)誰也來了?指名讀句子。
(4)孩子,你來這兒做什么呢?(采槐花,做槐花飯)
(5)聞著芬芳的槐花,采著雪白的槐花,心里有多快樂。≌埬阕x讀這句話。指導朗讀。
(6)除了小蜜蜂和孩子們,還有誰也來到了槐鄉呢?(小蝴蝶、小蜻蜓、遠方的客人、愛花的人們……)
2.我們一起來體會這份快樂的心情!齊讀。
(這句話文字優美,節奏感強,相同的句式讀來朗朗上口,象聲詞的運用讓我們感覺到蜜蜂采蜜與孩子奔跑時的快樂,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語言文字的美妙,想象五月槐鄉的熱鬧情景,我設計了這個品讀文字的環節。)
c、感受槐鄉的香:
1.不知不覺已是中午了,空氣中彌漫著陣陣特別的香味,這是怎么回事呢?(槐花的香味)
出示:“中午,桌上接擺出了香噴噴的槐花飯,清香、醇香、濃香……這時候,連風打的旋兒都香氣撲鼻,整個槐鄉都浸在香海中了。”
(1)你是從文中哪句話中體會到的?(板書:花香)
(2)句子中哪幾個詞語描寫花香的?(“清香”、“醇香”、“濃香” 字體變紅)學生朗讀詞語。
(3)老師有個疑問,既然這三個詞語都是描寫香的,那能不能把它們換個順序呢?(不行,這三個詞語表示的香的程度不同,是一個比一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