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蜻蜓》教學設計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設計說明 一、聽寫生字詞 二、課堂能力訓練 (一)演一演 分組分角色朗讀或表演課文內容。 (二)說一說 1.如果你就是孩子中的一員,你樂意把捉到的蜻蜓放飛嗎? 2.討論:為什么你也樂意放飛蜻蜓? (1)從蜻蜓本身講; (2)從陶行知教育人的方法講。 (三)、練一練 1.創設情境:是啊,無論是一只小蜻蜓還是一只小蜜蜂,他們都是那么美麗、可愛,瞧,這位小朋友正在干什么?(課件出示畫面) 2.情境對話: ●現在你們就把老師當作這位捕捉蜻蜓的小男孩,你想說些什么?(因為……所以……) ●瞧,它的眼睛大大的,和我們人類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樣呀?它的尾巴又細又長,有什么作用?向你的同桌介紹一下吧。 三、拓展性閱讀 (一)閱讀交流《陶行知的的故事 》(課件出示) 1.體驗性閱讀該故事。 2.交流從具體事情或關鍵文字中品出的陶行知的美好品格和育人藝術。 3.齊讀陶行知名言:“人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二)評價人物 1.出示偉人稱贊陶行知的話語,讀出佩服、贊美的語氣。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澤東 萬世師表。—— 宋慶齡 兩千年前的孔仲尼,兩千年后的陶行知。 —— 郭沫若 2.用簡短的話語評價自己心中的教育家陶行知。 此環節是對蜻蜓這一昆蟲的進一步認識和陶行知巧妙溝通方法的學習運用。 拓展性閱讀,鞏固學生通過具體事情或關鍵詞句認識人物的閱讀方法,同時加深學生對陶行知美好品格和高超育人藝術的認識。